锂电池业的开始上演资本争夺战
6月8日晚,赣锋锂业发布消息,拟以1.2亿现金+2.85亿元的股权方式收购李万春、胡叶梅持有的深圳市美拜电子有限公司(简称“美拜电子”)100%股权。
美拜电子2012年-2014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2.3亿元、3.0亿元和0.42亿元,负债率是86.65%、80.44%、78.91%,营业利率是5.22%、9.67%、1.93%。美拜电子扣除供应商货款后,有息负债超过1亿元,其年财务成本至少超过800万。
赣锋锂业上市3年多,从A股市场两次融资9.6亿元;并且2013年12月底刚成功融资4.83亿元,其中一个重头戏就是投资1.75亿元建设“年产4500吨新型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可仅过2多个月公司就把实施这个项目的主体江苏优派转让给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众和股份。
这两组数据说明,一个会玩高杠杆经营,可在李总理“勒紧”钱袋子的大环境下,举步维艰;另外一个会玩资本运作,借助大洋彼岸的“TESLA”旋风,也想做只风口起飞的“猪”;因此,两个一拍即合。
众和股份收购深圳天骄,凤凰光学收购惠州汉派,西部资源收购因迪、五洲龙,赣锋锂业收购美拜电子等众上市公司的收购动作表明,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中,锂电产业链企业是众多传统企业的香饽饽。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号召下,作为关键环节
锂电池,资本趋之若鹜。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建议,资本本来就是喜新厌旧的“陈世美”,无论是缺钱还是不缺钱的企业,可以借势,高价将部分股权变现,以备过冬。中国的行业整合不是减法,基本是加法;资本涌入使产能急剧扩张,最终损害行业中每一个个体的利益,也会带来行业低谷;而此时拥有更多现金的企业将会赢得竞争。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预计,未来12个月将会有10家
锂电池产业链的企业登陆新三板,3-5家企业被上市公司收购或者IPO。
新一轮的资本争夺战不经意间已经打响!
动力锂电池材料路线之争 中日韩三元材料大战
在尝试了市面上超过300种
电池后,特斯拉才认定三元
锂电池。
特斯拉电池技术总监Kurt Kelty给出的理由是:能量密度更大且稳定性、一致性更好;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系统的成本;尺寸小但可控性和安全性都不断提高。
事实证明,Kurt Kelty的选择绝对正确。
在特斯拉从首款车型Roadster向目前最风靡的Model S“转型”的4年时间里,电池组成本已经下降了约44%,并且会继续下降。
现在,MODEL S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86公里,电池容量达到85kWh(1kwh=1度),采用8142个3.4AH(AH,安时数,是反映电池容量大小的指标之一)的松下18650型电池。工程师们将这些电池以砖、片形式逐一平均分配,最终组成一整个电池包,放置于车身底板。
就在7日,特斯拉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财报,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说,特斯拉与松下达成协议,将建造一座耗资约50亿美元的超级锂离子电池厂。
当特斯拉MODEL S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时候,各方对三元
锂电池的关注度也以几何级数飞增。
三元聚合物锂电池
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锂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
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很多种,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目前三元材料的电芯代替了之前广泛使用的钴酸锂电芯,在笔记本电池领域广泛被使用。
“用苹果和安卓(智能手机)的都是好孩子,因为每天必须按时回家……充电。”
这个流传甚广的段子不仅调侃了当下人们对电子产品严重的依赖性,更有意思的是,它还折射了一种科技界的流行症——对电池容量小、充电次数频繁的焦虑。
焦虑症蔓延的时候,特斯拉出现了,还带来一个救星:三元
锂电池。
“旋风”突袭之前,有关电池以及充电问题的讨论被不断放大,篇幅远远超过特斯拉汽车的其他性能。但很快,当特斯拉最知名车型MODEL S采用三元
锂电池(即以镍钴铝三元材料为正极材料的
锂电池)的消息传出,整个电池业豁然开朗。
大而化小。这款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技术,适时缓解了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甚至充电宝等小型电子产品的“充电焦虑症”。
锂电池,也正式迎来三元材料时代。
正极材料 锂电池之心
我们的手机里、手表里、平板电脑里,
锂电池无所不在。
这种在当代被广泛应用的产品,据考证灵感最早来源于爱迪生。他曾使金属锂和二氧化锰发生作用,产生放电反应。
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发展和改进,今天,一颗合格
锂电池的基本组成包括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其中,正极材料对于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寿命等起着决定性作用,占
锂电池成本的40%,其技术发展也变得尤为关键。
目前,主流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以及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等。就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性、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来看,上述主流正极材料的表现各有千秋,这也导致动力
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出现分化。
但无论如何,对
锂电池而言,钴金属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不过,金属钴一方面价格高昂,一方面存在毒性,无论技术领先的日韩企业还是国产电池厂商近年来都致力于电池“少钴化”。
在这种趋势下,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制备而成的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渐渐受到推崇。从化学性质角度出发,三元材料属于过度金属氧化物,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
尽管在三元材料中,钴的作用仍不可缺少,但质量分数通常控制在20%左右,成本显著下降。而且同时兼具钴酸锂和镍酸锂的优点。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厂商不断加码生产,以三元材料为正极材料的
锂电池取代商用钴酸锂的趋势已十分明显。
大到电动汽车,小到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或者充电宝,这种新型技术都完全适用。
特斯拉大手笔 三元材料迎高峰
在特斯拉之前,各界对三元材料知之甚少。
直到特斯拉宣布在其风靡全球的高端跑车MODEL S车型上采用三元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这一技术才渐渐被广泛认可。如今俨然已是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公开资料显示,特斯拉MODEL S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86公里,电池容量达到85kWh,采用了8142个3.4AH的松下18650型电池。工程师将这些电池以砖、片的形式逐一平均分配最终组成一整个电池包,电池包位于车身底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尽管镍钴铝能量密度高,但由于镍钴铝的高温结构不稳定,导致高温安全性差,且pH值过高易使单体胀气,进而引发危险。
最终,特斯拉通过有效的电力管理系统解决了三元
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并使单位成本却远低于其他
电动车型,大约为416美元/kWh。
特斯拉7日称,该公司已与日本松下公司签署共建超级电池厂的意向书,这项工程可望下月动工。
特斯拉今年2月宣布,为适应量产电动车的需求,将建造一座耗资约50亿美元的超级锂离子电池厂,预计将满足特斯拉年产50万辆电动车的需求,电池组每千瓦时的成本将降低逾30%。
特斯拉7日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财报,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与松下就共建超级电池厂签署了意向书,双方已组建电池生产的研发团队。
松下目前是特斯拉的主要电池供货商。根据双方2011年签署的协议,松下在4年内为特斯拉提供6.4亿块汽车级锂离子电池。这一供货量后来又增加到18亿块。
关于电池厂的最终选址,特斯拉尚未敲定,备选地包括亚利桑那、内华达、新墨西哥、得克萨斯以及加利福尼亚等5个州。马斯克表示,为最大限度减少延期风险,特斯拉将在至少两个地点建电池厂。
特斯拉在最新财报中说,全球市场对Model S全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较快,公司今年将交付3.5万辆。目前特斯拉的生产能力是每周近700辆,今年年底有望增至每周1000辆。
松下曾在2010年向特斯拉投资3000万美元,成为其股东之一。并且于2011年达成战略协议,将负责特斯拉今后5年全部车辆的电池供应。
电池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鉴于特斯拉和松下在三元材料电池方面的合作,再加上特斯拉建设超级电池厂这一大手笔。未来,三元材料电池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斯拉MODEL S,有消息称雪佛兰Volt 沃蓝达汽车采用的是LG化学提供的三元正极材料电池。电池保质期达到8年,行程可达16万公里左右。2011年,雪佛兰Volt沃蓝达从位于上海金桥的通用汽车中国总部出发,途经多种路况,完成了约248公里省道的不间断行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种电池高效的性能。
“虽然国内电动车厂商(比如比亚迪)主流观点仍是坚持采用磷酸铁锂(材料制造商如天津斯特兰科技)电池,但也有部分电池厂商明显踏上了追随日韩企业的步伐,把重点对准了三元材料。”有研究人士说。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三元材料的需求量必将进一步上升。而且,三元材料还将在复合电池材料中占据一席之地,以更好地平衡成本和性能。
日韩技术领先 国内企业忙追赶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方对三元材料的研发生产都在不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材料性能大幅提升,应用领域也一再拓展。
2009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用24亿美元支持企业发展“下一代”电池和电动车计划,三元材料电池生产企业被纳入补贴范围。
2012年2月,我国工信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将新增正极材料产能4.5万吨/年,将组织开发包含高效率、大容量、长寿命、安全性能能的镍钴锰三元系电池正极材料。
不过截至目前,高端三元材料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日韩企业中。一些知名电池厂商从2010年就开始全面使用三元材料。
有资料称,日本的三元材料电池性能甚至已接近于钴酸
锂电池。能得到特斯拉的青睐,也证明了日本厂商提供的三元材料具备高品质。
从供应角度来看,日亚化学、韩国L&F、比利时UMICORE这三家公司是全球
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供应商,2012年上述3家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为36%。
国内三元材料生产从2005年左右起步,截至目前也已出现了10家左右规模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
不少企业长期与日韩电池企业保持上下游合作关系,也有企业获得美国3M公司授权代工,总体而言,这些企业在三元材料技术制造和应用领域方面仍面临较大的局限,几乎没有产品面向动力电池领域,难与日韩企业正面对抗。
最近一则新闻显示,中国企业终于也开始涉足动力电池领域。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格林美近日公告称,该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5298.2万元收购清美化学株式会社、长濑产业株式会社、上海信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清美通达锂能59%的股权。
而清美通达锂能研发的重点方向就包括三元正极材料。而公司高管不久前曾透露,镍钴锰三元电池材料项目已在进行中,并且看好三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