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拟取消地方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目录,打破地方保护。国家电网开放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各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纷纷落地……近期,伴随着多项利好政策出台,我国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逐渐打开之势,随之而来的是各方对新能源汽车动力
电池的关注、投资。
受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销量不断提升影响,动力电池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投资热,我国的动力电池市场更是吸引了各方高度关注。 综合安全性、寿命、电池自身性能等方面因素,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磷酸铁
锂电池为主,这个市场也成为了“香饽饽”,但与此同时,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也暗存隐忧。
我国动力电池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材料、配方、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等四个决定性能的关键方面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出现厂家因为不同的商务条款要求,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的现象。不只一家
锂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厂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不同的材料甚至工艺生产不同性能的产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生产厂家在上述四方面存在差异。
即使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基本满足了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需求,但电池包(组)的稳定性仍待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一家
锂电池厂商采用相同的材料、配方、工艺生产的同一批次的单体电池,也会存在性能方面的差异,有时候不同批次的产品差异会更明显一些。这些原本在性能方面就有差别的电池成组后,电池包的性能和寿命就会受到影响。”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一致性问题是目前国内
锂电池行业亟需攻克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制约国内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技术。”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已有多达171家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大多企业都陷入了价格混战,缺乏市场竞争力。“面对国外实力企业的竞争,一些国内企业显得束手无策。客户拖欠款时间长,经营压力大,三角债极为常见。”广东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丁祥欢表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有些企业采用低价铺货和延长回款周期的营销策略,有些企业应收账款占比甚至高达60%以上。从各企业公布的2013年年报看,多家上市
锂电池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而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不仅加大了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不利于经营效率提高,而且也给企业埋下了资金链断裂的隐忧。
技术不成熟,缺乏核心竞争技术,不可避免地造成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竞争力低下。“虽然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40%以上,但大多主打中低端市场,技术门槛较低,大量投资来源于技术积累较少或无技术积累的其他领域。”天津巴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孟涛表示。在工艺相对成熟的负极材料方面,随着中外厂商纷纷扩产,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下跌境地。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石桥表示:“负极成膜添加剂的应用已相当成熟,正极保护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少,防过充添加剂有少量应用,最主要是成本高。核心添加剂的专利主要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中国企业的专利相对比较少。”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负极材料均价已从2010年的7.95万元/吨,降至2013年的6.5万元/吨,年均跌幅达6.5%。价格战使得大部分企业毛利率被压缩至25%~30%,净利润基本在5%~10%,利润空间所剩无几。
投资收益待考
“中国
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缺乏、整体自动化水平低、同质化竞争等老问题没有解决,当前又增加资金紧张、负债率上升、库存增加、毛利率下降等新问题。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导致政策执行不到位,制约着优秀企业的健康成长。目前,
锂电池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尤其是动力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在30%以下。”高工锂电总裁张小飞表示,“从
锂电池的关键构成部分来看,不管是正极材料还是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隔膜领域的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和价格战等问题。”
技术局限和残酷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尽管
锂电池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却不得不面对短期内难盈利的局面。波士顿电池董事长兼代理CEO 伍伸俊表示:“波士顿电池将在中国兴建第二个乃至更多工厂。但是,预计公司在几年后才能够实现盈利。”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不成熟,核心技术还未突破,电动汽车
锂电池将是一项长期投资、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而且投资较大、风险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