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市场增速缓慢增长的大背景下,经销商的高库存成为贯穿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的关键词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日前表示,经销商的高库存状态在今年恐将延续至少半年的时间。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去年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情况,去年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5.5%,比上月下降了10.2%,很多经销商认为12月库存压力与上月相比略有缓解,经营状况好于上月。
虽然去年1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较上月下降了10.2%,但仍然处于警戒线水平以上。去年6-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量曾出现六连升。去年6月汽车经销商库存明显加大,前11月库存系数超过1.5(警戒线系数)的就有6个月,相比前一年明显加大。
业内人士认为,车企一味地将车压给经销商,让经销商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而目前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的已由去年初的三成提升至七成左右。
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车市时发现,多家汽车经销商处仍有大量等待消化的库存。一位经销商负责人坦言:“往年年初,由于已经完成销售任务,经销商都在减少优惠金额,或者干脆取消优惠,而今年店里压的车实在太多,去年的库存已经过渡到今年,为了回笼资金,只能继续保持大幅优惠,尽快消化库存。“对此,肖政三认为,去库存化或将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新常态。
据悉,造成汽车经销商库存高企的原因在于,目前中国汽车消费增速已经进入缓慢增长时期,而各车企对于市场估计不足,仍然开足马力提高产能,致使大量库存转嫁给经销商的现状。
相关专家表示,跨国车企并没有重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的现状,同时为了追求高利润,持续向中国输入大量进口汽车,导致进口汽车经销商的利润降至冰点甚至出现赔钱卖车的现象。
针对汽车经销商库存高企的情况,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门向工信部、商务部提交了《关于汽车流通环节经销商库存高企引发大面积亏损的报告》。报告中建议,车企和经销商应该充分协商,达成合理库存共识,同时对厂商和经销商不平等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
同时,“难产“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也有望在今年正式出台。在其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了厂商在经营活动中不得对经销商实施的行为包括:设定汽车、汽车配件商品和服务最低销售价格;固定汽车及汽车配件商品和服务的转售价格;强行搭售未订购的汽车、汽车配件和用品等八项行为。这些规定无疑将规范厂商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经销商的高库存情况,源头在于经销商必须取得厂家授权,这种做法使得经销商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办法》被认为是经销商的救命稻草,但如果不取消厂家授权的销售方式,《办法》也只是为经销商增加了一个与厂家博弈的筹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