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经历了爆炸式的增长,市场格局硝烟弥漫。在被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14年,各家车企有着怎样的表现?本文将为你梳理2014年新能源车企的8宗“最”。
最畅销:比亚迪的“秦”一统
201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53000辆,而比亚迪仅凭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秦”就实现了12928辆的销量。
王传福表示,提前布局新能源产业 、手握核心技术是比亚迪取得今日成就的关键。
“在电池技术领域没有任何人领先于中国”。王传福相信,他手里的这些技术能够与海外公司平起平坐。
目前比亚迪的销量仍然持续攀升,似乎唯一的阻碍因素就是电池的产能。除了“秦”,比亚迪还要为与戴姆勒合作的腾势 、即将推出的“唐”以及纯电动汽车E6、纯电动大巴K9。
12月30日,比亚迪铁电池基地落户深圳。这将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8Gwh的总生产规模相当于60万台混合动力轿车所需的电池产能。这也为2015年比亚迪产销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最效率:北汽新能源跨界整合
1月,北汽入股电池制造商Atieva,成为第一大股东。
3月,少帅郑刚履新总经理,北汽新能源完成股改升为集团二级子公司。
4月,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驱动技术。
6月,开启卫蓝先锋行动,全国范围内投放纯电动车E150EV,宣传造势。
7月,乐视入股Atieva,意欲与乐视“重新定义汽车”。
12月,EV200上市,与SK合作的三元电池达到245公里续航里程。
拥抱互联网、投资新电池、开发核心技术,通过一系列的跨界整合,“大北汽”的战略在这家年轻的子公司上再次被复制。2014年北汽新能源售出5510辆纯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38%,全球纯电动车销量排名第四。
大资本、大整合、大布局正是北汽集团攻城拔寨的杀手锏,这一战略的可行性在北汽新能源的高效增长中得到了印证。
最洋派:华晨入驻租车市场
在华晨集团的规划中,纯电动汽车本是一个长远目标,然而源于与宝马 “一夫一妻”的合作,祁玉民造纯电动汽车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祁玉民表示,通过与宝马成立的之诺新能源汽车,华晨将通过学习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纯电动来提升自己。
而宝马也从中获益,华晨无疑是宝马实现本土化的益友,之诺有别于同为纯电动的i3。前者面向租赁市场,这将降低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而后者则面对私人用户。但二者都共享一个团队,这也将为华晨宝马在新能源汽车销售上积累更多的经验。
最模糊:两度易帅的特斯拉
一年之内,两任CEO相继离任。来自宾利的郑顺景无疑是传统汽车领域的资深派,10多年的经验让特斯拉在中国的起步颇为顺利。车辆认证、建立体验店、营造话题都收效颇丰。
然而这些传统汽车的营销方式被指缺乏互联网思维,这与出身硅谷的互联网大咖马斯克显然不对路。
继任者吴碧瑄的履历终于彻底脱离了汽车圈甚至是传统产业,这位来自苹果公司的高管用O2O模式破冰了北京、上海两地的线上下单,门店体验的销售模式。然而也许是因为无法辐射更多的二、三线城市,特斯拉的销售网络虽然新意十足,但是若想成为能与北美分庭抗礼的第二大市场,单靠一线城市似乎并不能解决问题。
最扎实:大众的MQB孵化器
虽然大众到目前为止仍未祭出一款足以撼动市场的新能源车型,但是MQB等平台的存在为其日后丰富产品线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
海兹曼、苏伟铭、胡波等大众集团高管表达了大众对于MQB平台在新能源车型上应用的信心。
到2018年,大众计划推出40余款新能源车型,并实现部分车型国产。毫无疑问,大众最厚实的资本就是在中国市场打造出的“大众情怀”。
最全面:宝马油电通吃
一方面是天生电动的i3与i8,宝马赋予了其轻量化、纯电动等全新元素。斥资1亿美元在美国建立的碳纤维工厂可最终实现年产能6000吨的碳纤维材料生产;三元材料的电池来自于三星SDI公司,这种类型的电池被认为能够取代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
一切崭新的i系列电动车无疑会为那些把特斯拉当作玩具的“任性者”们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另一方面,宝马也将把旗下所有的主力车型都另行打造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广州车展上,BMW 530Le首发。混动模式下,它可以实现百公里耗油2。1升,而纯电模式下则可以续航58公里。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的双修,显示出宝马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油电通吃的勃勃雄心。
最精明:戴姆勒借春风
早在2010年,戴姆勒就与被巴菲特看好的比亚迪联手,以战略合作方式进军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在耕耘4年后,腾势终于正式面市。
一方面,较长的孵化期让腾势完成了戴姆勒的造车工艺与比亚迪的电动化技术的协同。另一方面,在政策利好频出的2014年,腾势恰逢其时赶上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优待。
最尴尬:雷诺-日产内外两重天
11月,雷诺-日产联盟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售出了第20万辆电动汽车,以58%的市场占有率领跑零排放汽车市场。在推出全球首辆量产电动车——日产聆风的第四个年头,雷诺-日产联盟便达到了里程碑式的“20万辆”,日产聆风继续稳坐“史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宝座。
当聆风领跑海外新能源汽车销售榜单的时候,聆风的孪生兄弟,启辰晨风终于被引入中国市场,然而火爆场面并未延续。
究其背后原因,首先是由于国外家庭早已不是在为“第一辆车”做选择,我国却仍未真正实现普及家庭第一辆车;其次,目前国外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建设比较完备,而我国尚处起步阶段;最后就是目前产业政策倾向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纯电动车的普及速度。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0.3%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车用户陷困局2017-03-13 14:09
|
新能源车结构性产能过剩凸显 动力电池产能是需求量7倍2017-01-22 14:23
|
中国停建100多座火电厂控雾霾 转向新能源项目2017-01-22 14:15
|
财政部:新能源车配套补贴细则不能保护落后2017-01-16 10:34
|
工信部部长苗圩:提高技术准入门槛,严防新能源汽车及产品低水平2017-01-16 09:24
|
用生态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黄标车即将一去不复返2017-01-13 16:05
|
2016年汽车销售2803万辆 新能源车达50.7万辆2017-01-12 17:00
|
新能源补贴新政出台后:市场无车无价 只订不卖2017-01-12 13:39
|
回首2016,细品中国新能源车那些奇葩事儿2017-01-11 1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