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国内市场重视的程度可谓越来越高。这种重视,不仅有来自政府的越来越多的推动、也来自企业不断地投入、更有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说,这些关注程度各有各的盘算,但对于新能源汽车形成大发展趋势,确实是意义非凡的。就拿国内汽车市场而言,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了全面重视的新局面, 这就使新车型的推出以及新技术的竞争越趋复杂。为此,无论是政策的变化以及开放的市场,都对车企所要比拼的技术形成了不小的考验。
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普及方面,可以看的出来,尽管政府的补贴攻势以及管理办法越来越有针对性,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归根结底还 是要看新能源汽车技术本身的竞争。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新能源车技术,最终都要体现在一个公认的技术标准上。所以,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成为主流消费的背 景下,这就更需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能够体现自身的新特点,这才是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像宝马新能源品牌的高档程度以及本田新能源的技术更贴底气,通过从 传统制造到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转换,也都很明显的将品牌价值保留下来,这就进一步提醒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搞新能源绝不是从打鼓令开张这么简单,它更需要 在现有制造基础上谋求发展,才是汽车技术比拼的根本。
新能源汽车为何拼技术才是正路
可以说,由于新能源汽车大门的打开,已经让所有的车企都不得不加以重视,但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问题,越来越成为竞争的关键。尽管,新能源本 身就具有着一定的技术含量,但这样的替代能源过渡技术,还是最终要落位于产品的本质方面,所以,尽管企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表现形式,但品牌基础所形成 的技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才是决定一款新车技术好与不好的根本。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层面,貌似新技术可以改变一切。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所改变的仅仅是传动的方式、而不是汽车的整体概念。以往在汽车中表 现出来的豪华舒适、以及品质的耐久性等特质,都不会随着形式技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像宝马的豪华与舒适以及本田的耐久性技术特点,也都在他们各自的新能 源车型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种技术变化的情况下,必然会对重新认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特征,起到关键的作用。这就需要先了解哪些是可变革的技术、哪些又 是持久不变的概念,这才是消费者更好认识新能源汽车的前提。
而涉及到新技术的竞争问题上,很显然传统制造的技术表现力、也都会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明确地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以往所形成的技术优势,自然就 很可能在新技术市场得到发扬。像宝马的I8电动车,就很好的集成了传统车已有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的技术转换,这不能不说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又一大特点;而对 于中级车型的代表,本田技术早已经被世界所公认,别的不说,仅以本田现有车型,是中级车改装最适合的候选车型,仅这一项来看,就足以说明了本田汽车在耐久 性与基础技术上的更大优势。特别是在他们推出的雅阁混动车型以后,在北美市场的表现,甚至可以压倒丰田等大牌新能源汽车,所得到的口碑之好,也是众多车型 所不能及的。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雅阁混动2016年引进国内的制造,自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国内汽车企业应对技术比拼准备好了吗
至于国内推进新能源发展,现在可以说仍处在形式发展大于内容的阶段。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弯道超越、还是企业摩拳擦掌准备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打翻 身仗,这都仅仅体现在对新能源汽车的一厢情愿方面,这也是在没有外来竞争情况下所形成的制造能力。其实,就新技术的发展来讲,抢得先手与占领制高点固然重 要,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新技术理念的打造,使自身品牌的建设日趋完善,这才是最终赢得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步骤。毕竟,新能源汽车制造留给市场的发展问题太 多,像基础设施、品牌完善以及消费者认同等等,这些都是亟待努力的方向。如果在这个时候,国内汽车不能够从新技术的形势与内容的结合入手发展新能源汽车, 到头来依然会在竞争层面落入下风。况且,我们现在推出的设想与预期,很多也是在将进口新能源汽车挡在市场大门之外的前提下的想法,如果市场一旦放开了,我 们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预期,也就需要打上不小的问号了。
在国内汽车企业应对新能源汽车的问题上,不仅需要解决新技术的为我所用问题、同样也需要逐步确立品牌完善品的大目标,这才是让自身融入新能源汽 车制造的关键。特别是,随着国内逐步开放进口新能源汽车的办法以及平行进口可能形成的进口车价格优势的情况下,这都无不使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越来越凸显。如 果国内企业意识不到这些竞争问题,甚至只满足于自顾自的发展,最终很可能会造成与现在汽车格局相似的各就各位现象。这才是更需要国内汽车,重新重视新能源 汽车的发展品牌与品质的关键所在。
凭心而论,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论是政府的高调推进、还是国内企业的大幅度投入,这都只能代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相比之下,如果 不考虑竞争问题的话,也只能说国内汽车制造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处在知己不知彼的阶段,这才是最不利于竞争的。所以,这就更需要在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形式 以及技术内容上,更多的重视与完善已有车型的融合,这才是新技术上发展的关键。否则,只是从新能源汽车的形式入手大力发展的话,那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0.3%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车用户陷困局2017-03-13 14:09
|
新能源车结构性产能过剩凸显 动力电池产能是需求量7倍2017-01-22 14:23
|
中国停建100多座火电厂控雾霾 转向新能源项目2017-01-22 14:15
|
由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引发的思考:繁荣背后的隐患2017-01-19 14:58
|
抢夺汽车下一个制高点:无人驾驶时代五年内到来?2017-01-17 17:50
|
抢夺汽车下一个制高点:无人驾驶时代五年内到来?2017-01-17 17:37
|
财政部:新能源车配套补贴细则不能保护落后2017-01-16 10:34
|
工信部部长苗圩:提高技术准入门槛,严防新能源汽车及产品低水平2017-01-16 09:24
|
用生态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黄标车即将一去不复返2017-01-13 1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