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和电视领域,小米与乐视之间“互撕”无疑是目前最热门的事件之一。尽管经过一周的隔空交战也没能分出孰胜孰负,但这种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开始引起其他行业的反思。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要避免出现乐视小米式“互撕”局面,就必须由价格竞争转向技术竞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回顾中国光伏产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早期的市场竞争中,靠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是很容易做到的,于是很多企业利用“价格战”成功地站稳了脚跟,并且占领了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场份额,成为光伏组件中国制造的骄傲。在这期间,以无锡尚德、江西赛维为代表的一批光伏制造企业先后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备受资本市场追捧,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市场持续供应过剩,欧美开始征收反倾销关税,“价格战”变得难以为继,中国光伏制造业遭遇了一波挫折,有的企业不得不面临停产的命运。以尚德电力为例,因无法就9家银行的高额授信给出还款方案,2013年银行债权人联合向无锡中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一年之后,江西赛维几乎是重蹈了无锡尚德的覆辙,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
时至今日,我国的光伏产业渐渐复苏回暖,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光伏企业为避免重蹈低价竞争的覆辙需要两条腿走路。
一是实现技术转型升级。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目前国内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高端制造成为国家鼓励的方向。具体到光伏行业,领跑者计划的推出,也指明了光伏业通过技术升级实现整合的趋势。对光伏企业而言,尽快掌握核心技术、高端技术,是避免低价竞争血海的必备能力。
二是差异化找准定位,摆脱同质竞争。在目前国家扶持政策接连出台的利好时期,也是光伏产业重新布局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如果能够重视产品创新,寻求差异化发展,那么现在正是和同质竞争企业拉开距离的良机。
在国内太阳能领域,汉能薄膜发电无疑是差异化转型的代表。据了解,当年汉能进入光伏行业时,发现尚德、英利已经成为晶硅行业龙头,如果再做同样的产品必然要打“价格战”。企业果断决策,放弃晶硅专攻薄膜,主打移动能源和民用市场,目前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低价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论是主流的晶硅太阳能电池,还是新兴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只要认真去研发,注重差异化发展,都会有新的收获,对整个光伏行业而言,也会带来新风气,进而避免出现小米乐视之间难看的“互撕”场面。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光伏发电:精准扶贫的一颗明珠2017-01-05 15:04
|
锂电项目遭遇疯狂投资 或重蹈光伏覆辙2015-12-01 09:17
|
光伏投资热背后的冷思考2015-09-22 11:03
|
光伏扶贫成“抓手” 农发行筹划2万亿元信贷支持2015-09-17 13:27
|
中国经济困境何以惠及光伏行业?2015-09-17 10:16
|
资金短缺 光伏补贴迎来生死劫?2015-09-17 09:15
|
光热or光伏: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2015-09-17 09:07
|
2015年中国光伏行业前景分析2015-09-16 14:54
|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2015年中报点评:看好光伏、新能源汽车、特高2015-09-15 14:17
|
2050年光伏发电装机或成第一大电力来源2015-09-15 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