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在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全国人大代表、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两人的你唱我和下,原本“冷却”的混合动力产业又被炒了起来。
李书福和钟发平呼吁国家支持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时宣布将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HS)混合动力系统向全行业开放。
其实CHS早在2014年就已经成立,它由科力远和吉利共同投资组建,注册资本高达6.59亿元,公司总部、研发试验中心和制造基地均位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该项目的重要合伙人,钟发平对促进国内混合动力产业发展的热情极高,这一点从近几年他参加两会时提出的议案就能看出。今年他在提案中还呼吁补贴混合动力车型,建议对混合动力依据燃油经济性按节油率分档次给予补贴;同时,在购置税等税费优惠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支持混合动力车型的发展。
不过遗憾的是,即便每年不少人在重要会议上力推混合动力,尤其是不用插电的完全混合动力技术(HEV),但从产销角度来看,国内依然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混合动力产业。
难道政府认为全混技术现阶段不够成熟,对环保的意义还不够大?
恰恰相反,混合动力车型相对纯电动车有着诸多优势,“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率达到25%-5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0%-80%;同时还不增加包括电网改造、充电场站建设等成本的投入,是最具产业化条件的节能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车是降低PM2.5最现实的途径之一”,钟发平在两会发言时称。
全混技术从上世纪诞生至今,接近20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它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作为一个过渡的技术类型,在纯电动车动力电池技术瓶颈仍没有突破的现阶段,绝对值得国内厂商提起重视。
客观来讲,从技术和对环保的实际贡献层面,全混技术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不过,它将来能否成为中国的主流,显然决定权仍然掌握在我们的政府手里。其实这一点也正是为什么我国的混动产业至今不见起色的根源所在。
一个大家都不愿接受的事实是,在全混领域,丰田目前还是一枝独大的。这就造成如果政府对待全混动力车型的态度也像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一样,把大量补贴给予厂商的话,那简直无异于直接往丰田一个人的口袋里塞钱。相信理性的政府都不会这么做。
资金支持被遏制后的结果显而易见,首先是车企拿不出足够的研发经费,国内的全混技术停滞不前;其次,因为其他两种新能源技术享受政策福利,众多车企纷纷投向该领域,高额补贴甚至催生出了一批流氓骗补者,它们制造了大量不合质量标准的新能源车,这些车最后只能停在库房或者被拆解。所以,在国家意志下的我国新能源车行业怎么看都是在对资源做着极大的浪费。
政府当然早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不过因为障碍颇多,到现在国内的全混技术水平也没有太明显提高。比如,2014年7月,商务部就批准科力远、丰田中国、PEVE、新中源、丰田通商拟设立合营企业案附加了限制性条件,此举看似是监管部门在限制科力美经营模式,但实际上是在要求PEVE和丰田提前介入并帮助国内车企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研发。
这明摆着是在逼迫丰田方面放开其混合动力技术,可问题是,丰田怎么可能会就此放弃自己的核心技术。其实直到现在,虽然丰田借助更深层的国产化实现了自己的雷凌双擎和卡罗拉双擎与普通汽油车起步价平齐,但很多关键技术仍被丰田牢牢把握,而且未来也没有放手的打算。
外企不肯共享技术,国内又没有足够的全混技术储备,如此尴尬的局面下政府多年来对此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基于这些,再来看李书福和钟发平的这次两会提案也就能解读出更多重要信息。据了解,2014年CHS成立时,吉利完全以技术形式入股,当时其研发成果还处于半成品状态,但估价竟然超过13亿元。另外,这里还有更具体的报道:“CHS研发的双行星轮系四轴油冷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经过5年研发、投资数亿元,已进入正式批量生产阶段。其总体技术水平与丰田系统相当,某些性能甚至更优,更适合应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甚至获得了丰田汽车公司专家与德国专家的认可。”
可见吉利现在的混动技术水平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技术门槛的破除并不意味着国内混动产业就能马上步入快车道,如果关键技术仍然被个别厂商垄断,那整个产业规模依旧会像现在这样,难有大的成长机会。所以,到这估计你也就能体会到开头提到的“平台开放”的重要性了,只有一个有着绝对竞争优势的平台对外开放,才能吸引国内汽车行业同道,共同进行产业性研发。
这种思路一方面可以缓解资金压力、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共享研发成果、提升产业规模。可以说,在这种“联盟”式合作下,政府才可能有信心支持国内的混动产业发展,国内车企在更多领域展开合作后,全混技术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