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子元器件公司村田制作所和索尼公司在近日宣布:
双方已经达成一份不具有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确认双方将就关于索尼集团
电池业务转让给村田集团事宜进行谈判的意向。经过尽职调查和详细的转让条款及条件的谈判后,村田制作所和索尼公司预计将于2016年10月中旬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最终协议,并在取得所需的监管审批的前提下,双方将于2017年3月底完成转让。
新能源汽车正在席卷全球的汽车市场,作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源,锂电池的需求量也在快速增长,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增长量将会十分可观。按理说,这是一个风口,可就在这么一个被看好的当口上,索尼却匆忙的卖掉了自己的电池业务,其逆风而行的举动让许多业内人士感到不解。谁也不知道,这个老牌的电子工业巨头的决策出现了什么问题。
曾经的电子产业巨头
记得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索尼的家用电子产品迅速地占领了中国市场。大到录音机电视,小到一盒磁带。在人们眼里,索尼产品那个小小的Sony的LOGO,是优质产品的象征。在锂电池的商业化开发上面,索尼也是绝对的鼻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975年开始,索尼的子公司Sony Energy Devices就开始经营电池业务,经过十几年的运营和研发,1991年,索尼成功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重复充电、可商用的锂电池,这才让后来普及的移动电子设备的诞生成为了可能。
风光不再的锂电领跑者
索尼在锂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维持了十几年,渐渐被后来者所取代。先是日本的三洋电子一直雄踞鳌头,索尼和松下旗鼓相当,争第二的位置。就在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松下直接并购了三洋电子,至此索尼的电池业务就开始一蹶不振。
除了本国的竞争,韩国LG等公司以及中国公司的崛起,让索尼的电池业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2011年左右,索尼就开始计划出售锂电池业务。直到2013年年初,日本政府基金曾试图推动索尼将锂电池业务出售给日产和NEC的一家合资公司。
不过这一谈判随后陷入僵局,直至年底,《日本经济新闻》周日报道称,索尼已决定不出售锂电池部门。
当时索尼认为,日元汇率的走弱以及市场对智能手机电池需求的增长将有助于该业务的复苏。索尼表示,日元汇率的疲软有利于索尼提升海外业务利润。另一方面,部分新产品的需求也出现增长,所以索尼将保留锂电池业务,并将其作为核心业务来发展。
现在回头看,索尼的最后一搏并没有获得想要的结果。
转战车用锂电池市场
除了消费级电子产品锂电池之外,索尼在2011年和2014年前后两次对车用锂离子电池市场进行了评估。
2011年索尼称将于2015年前后参与车用锂离子电池业务,当时索尼方面表示,经过市场评估,预计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大幅增长,所以公司正与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进行交涉。在福岛县本宫市的索尼工厂内,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新厂房已建成,如需求扩大,还将考虑在海外建厂。不过这一计划在2012年度被中断,原因不得而知。
2014年,索尼再次对汽车电池市场进行评估,不过这一次针对的目标是军用锂离子车辆电池,当时索尼在智能手机、平板等电池领域的增长已经感到了异常乏力,所以选择了剑走偏锋,据当时宣称,该军用汽车电池已经开始着手研发,预计最快要等到2018年才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电池业务的亏损和出售
军车电池的研发计划后续如何索尼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表现,但它的电池业务总体来说一直在不停的亏损。今年4月份,索尼发布的2015财年业绩(2015.4.1-2016.3.31)中,电池业务所属的部件业务亏损高达2.53亿美元。而刚刚发布不久的新的财年业绩(2016年4.1-2016.6.30)表中,亏损进一步扩大至4.69亿美元。
早在今年4、5月份,就有消息传言称:索尼或继续剥离非核心资产,以重振消费类电子产品,并表示,已有三家投资银行接触索尼,以协助其出售电池业务,潜在买家可能包括鸿海和比亚迪。
面对这一消息,索尼并没有正面回应,而业内传播的风生水起,也似乎印证了,索尼对这一消息的默认,消息风传两三个月后,事件终于尘埃落定,索尼将其电池业务转让给了村田制作所。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下年河西。当索尼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不得不出售市场风头正劲的电池业务时,也许只能把原因归于时运不济了吧。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