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六大稀土集团联合限产保价后,亚洲最大的镍生产商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川集团)又率队发起削减镍金属产量。
11月27日,金川集团登出一则《中国镍生产企业联合倡议书》,青山钢铁集团、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鑫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新华联矿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宝通镍业有限公司七家公司参加。
中国这八家主要的镍生产商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后达成共识,提出“不参与低价竞销,同时计划减产”。今年12月计划减产1.5万吨镍金属量,2016年计划削减镍金属产量不少于20%。
镍是一种近似银白色、硬而有延展性、铁磁性的金属元素,能够高度磨光和抗腐蚀,常被用于电镀、合金和催化剂上,也可用于制造货币、镍镉电池、陶瓷制品、特种化学器皿、电子线路等。中国的镍矿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和云南。
今年以来,国内外市场镍价跌幅接近50%,目前LME镍价处于9120美元/吨上下,11月24日LME镍盘中跌至8145美元/吨,触及2003年7月来低点,创十三年新低。全球70%镍企已陷入现金成本亏损。
上述镍生产商认为,目前的镍市场价格已严重背离行业基本面,产业链陷入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将危及民族镍产业的生存。”
除镍外,铝、锌等其他有色金属均已超跌多时。继10月破位下行之后,11月铝价加速下跌,不断刷新年内低点,沪铝价格更是跌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最低点。
锌价也未能例外。截至11月26日,上海现货0#和1#锌锭周均价环比跌0.94%和0.99%。
11月20日,中国锌生产商亦发表减产联合声明,计划明年将锌产量削减50万吨。
近日,有色金属板块迎来全线上涨。11月26日收盘,沪铝涨停,沪镍、沪锌、沪铜、沪铅、沪锡上涨3.11%-7.23%不等。27日,沪铝、沪铜、沪锡延续涨势,分别上涨3.60%、0.94%、0.75%,但沪铅、沪镍和沪锌开始回调,分别下跌1.06%、0.86%、0.54%。
此波涨势最早起于11月24日出现的一起“告状”传闻,告状人正是此次率队减产的金川集团。传闻称金川集团分别向国务院和证监会打了报告,状告恶意做空镍的势力。随后传闻演变成“监管层考虑调查有色金属市场恶意做空”。彭博社报道称,监管机构已开始收集近期交易记录信息。
不过,该消息已被证伪。有媒体称,并没有金属企业向监管部门提出调查恶意做空的请求,相关交易所也没有收到协查通知。
“这类市场炒作消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现在还很难分辨。”分析师许海滨告诉记者,当前市场确实处于多空不断博弈的局面中。
在此关头,国家收储又成为市场炒作的另一题材。路透报道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近日向国家发改委提议,建议国家买入90万吨铝、3万吨精炼镍、40吨铟以及40万吨锌,以消化过剩产量。
迄今为止,并没有政府机构予以置评。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该消息“值得怀疑”。一篇分析文章认为,收储不符合中央产能出清的政策基调,反而会变相扶持过剩产能扩张;二是收储需要配套财政,在当前“稳增长”压力下,财政支出扩大、收入放缓,收储的资金压力较大。
许海滨认为,传闻消息短期虽较难辨认真伪,但近年经济下滑,金属价格大跌,多次触及历史性低位是事实,多数企业亏损运行,处于困境。
今年下半年,国内多家电解镍生产企业相继减产,镍铁企业开工率也维持在半数左右,镍产量有所缩减,因国内外价格出现倒挂,进口镍量大幅增加。11月27日,金川镍价格70300-70800元/吨,进口俄镍为69800-70300元/吨,价差约500元/吨。
供过于求是局势低迷的根本原因。国际镍业研究组织(INSG)日前公布统计数据,今年前九个月,全球初级镍产量为147.15万吨,消费量为141.58万吨,供应过剩5.56万吨。
“不论是镍企减产,还是政府收储,对于镍价仅限于短期利好,下游需求在没有实质性改善前,预计镍价好转仍需时间。”许海滨说,镍价在此波涨势后,还有再度下滑至低位的风险。
铝业同样如此。据业内统计的数据,今年年初至今国内电解铝减产大约215万吨,但是新增产能却高达280万吨,供求矛盾不减反增。
业内普遍认为,就算收储消息属实,对有色金属市场也是治标不治本,不仅不利于产能出清,哄抬的价格也会变相刺激企业再度扩产,导致价格再度重挫,市场或将更为低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