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来自北汽新能源、天臣新能源、上汽新能源、长安汽车、未来汽车等新能源企业嘉宾一同出席盛会。
在上午的时间里,我们有幸邀请到天臣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总裁盛司光先生参与本次访谈。据了解,天臣新能源今年将斥资6亿成立合资公司,加码动力
电池系统总成,不断拓延产业链,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条集
电芯、PACK、BMS、装备为一体,从电芯到系统总成,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产业链,这将让它在面对终端市场更具竞争力和话语权。
市场是产业发展第一推动力
记者:盛总您好,很高兴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与您交流,我们这次展会的主题是新能源汽车,那么,您是如何看待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及锂电产业发展的?
盛司光:如果说21世纪最大的消费升级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能源结构升级,新能源的迫切需求催生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因此不管是因为全球气候环境问题、不可再生能源危机,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政策大力扶持,都告诉我们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来临。
传统汽车大厂当然也不会错过这场技术革新,广汽、北汽、吉利的传统汽车都投重金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作为核心一环,是新能源汽车持续创新的关键,这种大规模造车的局面必然会倒逼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实现突破,从而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制造成本以及实现产品最终的普及和量产,这对我们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记者:您认为推动锂电池产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市场还是政策?
盛司光:锂电池产业这几年发展迅猛,全球主要企业均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这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市场需求。锂电池的概念在1990年就已经由日本提出并商业化,但真正形成高峰的第一功臣是苹果的智能手机,2009年苹果产品横空出世,引领全世界消费电子对锂电池的需求,到2012年,特斯拉的出现带动了动力电池的发展,整个行业迎来了大爆发。
三元体系有望成为锂电池未来发展方向
记者:关于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也就是选磷酸铁锂还是三元材料,业界一直都有争论,天臣新能源怎么选择?
盛司光:近年来国内外厂商不断加码锂电池生产,随着研发技术、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以三元材料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大到储能电站、电动汽车,小到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或者充电宝,这种新型技术都完全适用。另一方面,从性能上看,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更大且稳定性、一致性更好,通过有效的电池管理系统解决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并使单位成本下降,以有效降低电池系统的成本,所以综合来说,三元材料有望代表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产业协同是动力电池系统制造的难题
记者:您认为目前整个行业,动力电池系统大规模制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盛司光: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系统生产仍处于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转变的阶段,与真正的智能制造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动力电池制造作为一个高精度、高匹配的产业,需要电池企业、BMS企业、电池系统企业、装备企业、整车企业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合作。而现实情况是,产业链的协作远远不够,这也导致动力电池系统在大规模制造中遇到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不配对。
电池PACK技术不配对电芯,装备不配对电芯和系统的生产,BMS不配对电芯和PACK,任一环节的不配对,都成为最终产品的短板,制约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一致性和整体性能。
无人智能规模化是动力电池制造必然趋势
记者:也就是说,最终产品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环节的配对应用,那么天臣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产品质量呢?
盛司光:汽车动力电池要求高一致性大规模配对应用,必然要求制造研发应用过程向无人智能规模化工厂发展。
天臣首先解决电池工艺与制造装备紧密契合的痛点,设立专注于锂电自动化产线的智能装备公司,自主研发与电芯高度配对的装备产线,在同一体系、统一设计理念下,完成电池系统各个生产环节的无缝对接,确保最终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解决BMS中电芯与电池组操作系统对电池原生数据管理的痛点,目前天臣新能源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校产学研合作,引进日、韩等高端专业技术团队,将在国际前瞻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
最后解决消费者体验智能汽车为钮带终端节点的数据化,通过智能移动物联网获取并传输数据,让更多消费者直观感知技术带来的改变。
记者:最近听闻天臣新能源将斥资6亿,合资设立南京溧水
动力电池系统总成基地,就是基于PACK和BMS,进一步落实整体战略布局吗?
盛司光:南京溧水总部基地,是天臣新能源打造的从电芯、PACK、BMS、装备为一体的产业链标杆基地,将承担所有基于BMS和电池模组PACK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业务。这是天臣新能源,继现有大规模三元锂电池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后,再度深入布局动力电池系统总成的重要举措。
记者:未来几年内,天臣新能源重点会在什么方面?
盛司光:未来两年,天臣的重点就是人才建设以及业务布局与开拓。不断加强人才和技术储备,加强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并完善锂电生态链,大力发展储能电池业务,企业的生存能力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并努力开拓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与各大车厂建立深度合作的同时,也为大型储能电站等储能市场提供优质的可行性储能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