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世:鼓励企业和技术人员创新,才能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水平

时间:2018-05-28 15:36来源:V车界 作者:陈全世
点击: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成都参加这次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我是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的陈全世,从1988年到现在整整30年,在清华大学参加了国家众多五年计划的研究项目,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天我把我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从我们的整个过程可以看,这次在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工信部的苗圩部长讲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我们新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从2012年到2017年,动力电池的容量增加了2倍,价格下降了70%,许多动力电池厂和电机驱动系统为国际汽车跨国公司配套,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确实取得了成果。
 
        第二是我们连续三年(2015、2016、2017)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占了将近50%,这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归功于我们国家比较重视汽车新能源产业,许多政策比较及时,我们专家团队也为国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参谋,这一点从汽车产业规划就可以看出来。我们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联合起来,“十一五”的时候就提出了重大项目的要求,节能汽车在内燃机节油、混合动力研究、代替燃料都是我们重点的研究方向。现在大家很清楚,我们的汽车工业在产销量上已经连续六年世界第一,但我们还不是一个强国,怎么把我们的汽车工业由大变强?去年4月三部委(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就提出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有可能是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做很多工作采取突破。
 
       我们国家确实是在政策的推动方面,我们的标准制定,我们的发展规划确实走在了前面。现在我们各方面都蓬勃往前发展,另外也可以看到汽车领域确实有一点过热,投资比较分散也比较乱,因此许多企业盲目地扩张,因此可能会带来一些危害。
 
       另外,为了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家推出双积分的管理办法,国家是鼓励和鞭策,如果你不发展新能源汽车,不在节油上想办法,可能要受到国家的惩罚,或者是受到产业的摒弃。我们国家的汽车发展还有很大的优势,2016年统计的世界千人平均汽车保有量,我们国家是1000人里有140辆车;世界平均水平是150辆车;韩国是376辆;美国最多,大概800辆左右,因此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确实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估计投入几千亿,有人说600多亿美元,科技补贴大概200亿人民币,购车补贴大概2000多亿人民币,还有公交运行补贴,还有充电设施的补贴,在这些方面我们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果。
 
       我们当时制定的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由汽油车、柴油车到混合动力,最后变成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我们大家争议的是:纯电动汽车节不节能、环不环保,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清华大学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我们十年前做了一些调查,今年1月的百人会上又做了详细的数据,大家可以去分析对比看看,可以看出纯电动车效率大概是28%,汽油机混合动力是25%,柴油机是17%,汽油机是13%。
 
       去年法兰克福汽车展,德国默克尔总理讲德国汽车必须尽快重新赢得信任,就是讲到了柴油车的问题。德国汉堡已经第一个提出要限制柴油机的车辆运行,这确实是我们可以看到的问题,我们二十年前就抓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方向是对的,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
 
       现在国际上燃油车禁售讨论非常热烈,根本问题在什么点?就是国家来说,从专家层面要给企业预警,不要把一些可能落后的产能一直往中国引进,这里边讲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柯达照相器材和诺基亚手机,它们都曾是行业龙头,但是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被淘汰,这值得我们警惕。
 
       最近我听到一个消息,一个公司花大代价从国外引进5条内燃机生产线,问我说放哪里合适,我说能不能退回去,别买了。为什么戴姆勒奔驰公司去年产销量最高、利润最高的时候,把将近10%的股份卖给中国人?这值得我们思考。德国人绝不傻,他有他自己最高的想法,就是在最高峰的时候,最高的价钱把可能未来会有问题的产业出售,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还要警惕。我们国家也要制定一些规划,现在国家正在做,两会期间就此问题,工信部的苗圩部长也讲了,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现阶段正在考虑制定,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抓紧新能源汽车的工作。不过新能源汽车增长得越快,燃油汽车就会适当降低。拿北京市来说,由于政府的强制,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很好,燃油汽车的牌号摇不到,去年大概是270个摇一个,国家调控起了关键的作用。
 
       下面把一些热点讲一下,我们的三电技术。尤其是我们看到的电池的安全关系,现在可能变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的热管理、电管理,防水防爆炸这是很重要的,这是特斯拉热管理的系统,通过实验来看这个系统非常好,但是它的产业化也有瓶颈,这个过程机械化很难实现。充电的问题,现在充电的问题是很大的问题,无线充电的问题,还有最佳的方案应该是智能电网,把充电系统和整个能源管理放在一起。另外就是电机和驱动系统,把所有的控制器集中起来,把电机、减速箱和差速器整合在一块,这就像一个发动机一样,这就是我们电动汽车可能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是下一代发展的抓手。
 
       最后我讲一下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问题,下一步怎么做。虽然补贴退坡,但是双积分的问题,各地充电设施的建设,这些可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我们要从国家的鼓励政策,从前端转到后端。
 
       最近我一些学生办的企业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他们认为资金链要断裂,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要进行大洗牌,但是我讲方向肯定是不动的,但是谁在这个市场能站得住脚,我经过认真思考,我深刻体会到1958年的大跃进造成的恶果,国家在1960年及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3年的时候我国经济就复苏了。能不能借这八个字把新能源汽车搞得更好?
 
       第一是要调整,要把快速增长变为高质量增长,要把质量放在第一,而不是把数量放在第一。首先从思维上解决问题,思路决定出路。
 
       第二是巩固取得的成果,我们的动力电池等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果,“十五”期间没有让企业发展混合动力,这一点可能大家有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们的电机、电池都比较差,我们再去搞混合动力,再去搞发动机的控制、变速箱的控制,再搞整车就太困难了。因此我们发展比较简单的纯电动汽车取得突破以后,现在混合动力汽车可能要实时投入使用,因为双积分制度,我们的动力电池还有成熟的过程,尤其是充电设施差距很大。另外是充实自主产权的关键技术,我们关键技术是缺失的,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和世界最强的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尤其和日本差距还比较大,我们控制电池的芯片,动力电池的隔膜,这些都有短板,如何把短板补好,尤其是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不要受制于人。最后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布局好服务体系。只有产品是企业最重要的,企业是拿产品说话的,因此提高竞争能力是关键,重要的是提高质量,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才能更好发展。
 
       我们新能源汽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道路还很长。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大的跨国公司要介入,为什么对新能源汽车不提股比的限制呢?我们是有底气的,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有自己的技术。现在欧洲是汽车行业最好的地区,但是它没有动力电池,锂电池几乎没有,因此他们选择日本、韩国、中国的电池。中国动力电池的总量已经占世界第一,在永磁电机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特点,所以我们有资源和技术到世界竞争。因此,还是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鼓励创新,尤其是企业和技术人员创新,这样我们才能引领世界水平。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万钢:全固态电池是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全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宽领域和高环境适应方面较传统的业态电池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在全气候、全场景、高安全使用的需求,它是当前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不过,他也提出,全固态电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走上
    2024-03-18 09:57
  •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跨越创新周期 迎接国际新一轮动力电池技术之争

    在汽车产业链领域,被业内公认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的能量密度、高功率特性以及更强的温度适应性等优点,正在快速升温,形成多方竞逐博弈的趋势。 现在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
    2024-01-27 07:44
  • 欧阳明高院士: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 成本下降80%

    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我国电池产量占全球近70%,但也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现状。2023年锂离子电池价格腰斩,盈利的动力电池企业只有两三家。当前行业需要提质增效,用创新技术穿越周期。 2024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
    2024-01-21 22:07
  • 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并没有失控

    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依然发展良好,但由于基数变大,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已由2022年的90%以上,降至10月的30%左右,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也比2022年有明显下降。因此业内专家普遍对于动力电池会不会产能过剩有所担心。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问题
    2023-11-28 10:53
  • 巨湾技研总裁:引领超快充电池规模化应用,助力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

    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总裁裴锋在2023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度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碳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加速普及,需要超快充电池技术的赋能。巨湾技研将肩负起超快充电池领军者
    2023-11-20 17:44
  • 欧阳明高: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电池热失控的过程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以《高比能电池安全研究与高性能新型电池开发》为主题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做了分享。
    2023-11-06 09:57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行业仍面临挑战

    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绿色低碳等方面。
    2023-06-11 11:02
  • 营造动力电池产业良好生态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论坛暨动力电池招商大会上,与会人士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正持续获得突破。
    2023-05-25 10:21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