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新能源应用及材料创新产业交流大会上,猛狮科技研究院院长邓中一分享了动力
电池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下是其分享的精选内容:
在2010年,权威机构曾预测:“2016年电动汽车产量应突破400万辆。但六年过去了,增长虽未达预期,不过增长速度相当惊人,动力电池行业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朝阳产业。
来源:国际电池大会
美国专注于锂电池核心技术的研发,拥有着电动汽车的众多核心技术与专利。但从全球的电动汽车保有量来说,中国在产业化方面有所领先,今年国内电动车1月至6月份的销量保持直线增长,增速迅猛。在市场层面上,有望与美国平分秋色。但我们使用的核心技术还是在别人手上,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就会受制于人。因此我们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迫在眉睫。
补贴政策波动加上寡头效益,中小型锂电池厂家发展难以为继
2015年是中国电动车补贴元年,国家为促进行业发展,出台众多利好政策,如“长度为10米以上的公交车,国家补贴50万,地方政府补贴50万,”巨大的利益鼓动下,众多厂家瞄准国家政策风向,纷纷进入。有一些厂家为了拿国家补贴,不择手段,使得新能源车发展初始,便有一波骗补风波。
为了防止骗补,2017年3月份,四部委出台政策:“要求所有的商务车运行里程数达3万公里后,才能申请补贴。”这一政策使得电池行业原已账期长动力电池销售雪上加霜。资金实力不雄厚的中小型动力电池企业根本不能生存。由于3万公里的里程数限制,使得动力电池市场迅速向大型电池公司集中,动力电池行业寡应开始凸显,现在前五家动力电池企业占了80%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型锂电池厂家淘汰出局。
要做好动力电池,资金与技术缺一不可
动力电池行业是资金与技术密集化的行业,缺一不可。现在,动力电池行业生存很好的锂电池企业并不多,宁德时代、比亚迪可谓行业的佼佼者。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政策主导的市场,因此政策的把握、技术路线的选择、商业模式的运用就极其重要。盲目扩张,必然遭遇淘汰。去年动力电池销售额第三名的闪崩就是例子。
上游材料和生产环境,极大影响锂电池产业发展
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几乎是所有应用里最苛刻的,对电池的要求绝对不是单一指标。 例如目前对能量密度的过分强调,必然导致牺牲安全和循环寿命。动力电池所有其他要求都可以讨论,只要性价比最佳即可,只有安全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因为电动汽车的安全有问题,就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
补贴退坡,导致动力电池价格快速下降,三元材料在价格高位上继续上涨,对所有动力电池厂家都是严峻的考验。
2015—2017年3月锂电池正极原材料离岸价格(美元/每千克)
黄线:LCO 红线:NMC111 蓝线:NMC523 绿线:LFP
很多人不理解,现在很多锂电池原材料包括负极,隔膜,电解液等都在降价,为什么电池厂还有很多人抱怨原材料涨价。这主要是正极材料即三元材料仍在涨价,而三元材料在电芯原材料价格里占有接近60%的比重。所以即使40%的原材料在降价,总体来说正极材料还是涨价。例如上图中的第一条黄线是原材料LCO,始终在涨价。
客户处于强势地位,成本与价格的矛盾日益突出
动力电池厂家的客户是车厂,车老大比较强势。而且国家补贴是发到车厂的。在目前成本与价格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下,大部分电池厂家几乎没有与车厂议价筹码。
2020年后,动力电池迎来真正健康发展时期
经过长期洗牌后,我觉得大概要到2020年,动力电池会是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这时候的动力电池市场足够大,没有国家政策补贴,只是市场选择。
在锂电行业,电池市场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但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从本质来看,新能源有个特点像太阳能和风能,都是靠天吃饭,存在不稳定性。显而易见,亟需蓄能系统。另外,电网的削峰填谷,调频调相,锂电储能都可扮演重要角色。对锂电来说,储能市场是比动力电池市场更加广阔,容量更大的市场,现在正处于非常有利的介入时期。
锂电池产业发展仍需战略耐心
有一家美国公司烧了几亿美元,做了十多年研发,仍未推出产品。这反映做产业的不容易,也反应了美国的投资者很有耐心。但中国的投资者和技术人员缺乏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管中可以窥豹。我认为尤其是在动力电池这样的朝阳产业,还是要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锂电池产业发展仍需战略耐心。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