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星闻 > 慧商 >

魏银仓:银隆强势崛起 缘何成为新能源市场黑马?


 
  当你谈起魏银仓的时候,不得不提的是他的豪华朋友圈。无论是争议中一路向前的“董小姐”、还是国民公公“王健林”,都让“珠海银隆”这四个字更加“星光熠熠”。

  董明珠曾经这样评价过银隆汽车,“只要用银隆汽车,10年不用换电池,坏了我给你换”。可见其不一般的信心。

  2016年5月14日,在《2017中国汽车论坛》活动现场,银隆新能源董事长魏银仓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阐述了银隆的商业模式、战略布局以及自己对于行业的理性思考。

  差异化商业模式 打造四方共赢

  吸引了众多眼球的珠海银隆究竟表现如何?2015年珠海银隆以黑马姿态闯入行业第七后,2016年进入前五,纯电动客车订单超过6200辆,同比增长110%。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卷起了钛酸锂浪潮。

  销量的攀升除了核心技术外,还源于差异化的商业模式。

  魏银仓表示“银隆在新能源行业率先淘汰了传统政府采购的商业模式,它跟过去传统汽车行业做的分期付款、融资租赁或者叫抵押贷款是一种不同的概念”。

  作为商用车的后来者,银隆新能源推出了“零价供车、十年租赁、十年质保、整车替换、四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可以说,这样的商业模式为它的强势崛起夯实了基础。

  首先引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负责车辆购买,并出租车辆收取租金;第二步公交公司采用租赁的方式运营,根据租赁协议定期向金融机构交付租金;第三步银隆新能源作为整车企业承担车辆供应,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10年三电系统的免费更换,进行24小时保姆式的服务,确保公交运营不受影响。这样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政府、公交公司、车企、金融四方共赢。

  把精心打造的技术模型推介给金融机构,让技术模型变成金融模式,当金融模式走向市场的时候就变成了商业模式。

  市场潜力无穷 扩张秉承理性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当你搜索“珠海银隆”的时候,大体上不外乎这几个关键词“兰州”、“南京”、“成都”、“天津”。这些城市就是银隆不断扩张的产业基地。

  扩张幅度之大,当然会引来质疑。

  新能源客车的市场容量是否会给这个后起之秀足够的机会?同样,行业老大宇通虎视眈眈,突围绝非易事。

  “新技术会催生新市场,新模式会培育新客户。我们不认为市场是有限的,或者说用过去的数字决定未来的数字,我们是新时期的互联网+制造、互联网+研发,而不是过去传统的制造、研发,也不是过去传统的销售,我们要打造的是战略联动的产业链,布局是必要的。”面对记者的发问,魏银仓直率而坦白。

  这番言论似乎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论坛致辞上表达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空间还可以增加近一倍”不谋而合。

  同样,在银隆的规划中,5个研究院,8个生产制造实体的规模正不断发展壮大。

  事实上,珠海银隆去年已经成立了乘用车研究院,魏银仓表示“乘用车的研发我们五年前就起步了,这五年我们集中精力先把材料、电池、商用车前三步做牢之后,再往乘用车发展”。

  当然,资质问题也成为了珠海银隆大幅度转向乘用车领域的一大障碍,“乘用车发展受行业的特殊限制,现在一边研发,一边还要解决资质问题,所以说现在还在研发、发展筹建当中。”

  能量密度绝非电池全部

  据资料显示,钛酸锂负极电池具有快充性能、寿命长、高安全性,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能量密度低,前期投入价格高。

  因为能量密度的原因,银隆一直颇受业界关注。

  魏银仓直言,在新能源汽车的综合需求指标中,充电时间、寿命、安全、高低温、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成为六个重要的因素。而能量密度是六角星中的一角。能量密度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万能的,最终决定购买的应该是综合的性价比。

  “当然,我们的能量密度一点点在提升,目标是不会终止的,但是要在兼顾其他的优点的基础上追求能量密度。”

  赞成取消补贴 市场拥有发言权

  如果关注银隆的人,大概都会记起16年10月份,魏银仓曾在一场新能源峰会上质问汽车行业:

  “在电池行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座的汽车厂很多,谁能举手说,国家给的补贴,都用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核心产业链发展、研发去了?!把国家数十亿的补贴拿来去分红,装到兜里,去打价格战。”

  言辞激烈,却又饱含情怀。

  在采访现场,他同样表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市场拥有最终的,最高级的发言权。“市场需要投资,而非投机。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20%退坡并不是草率的决定,而是符合工业、科研、材料、市场发展规律的选择,是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

  自2005年开始研发、产业培育,银隆成功打造了从材料、电池、动力总成到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为一体的闭合式循环产业链。“新能源行业和其他工业企业一样,要想把工艺品质做得最好,要想把产业成本下降,和传统车企竞争,最终目标新能源是不可能靠长期补贴生存的。”

  2016年两会期间,格力电器拟收购珠海银隆进军汽车行业的新闻让“银隆”声名鹊起。市场嘈杂,唯匠心不改。被业界誉为强势崛起的一匹黑马的珠海银隆,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市场表现,就像魏银仓本人说的,“一切让市场来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