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闻说 > 市场 >

英媒:外国车企不想在中国惹是生非,因为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13日报道,贸易壁垒和中国新的监管措施,并没有使得外国汽车制造商停下从中国市场攫取巨额利润的脚步,即使汽车制造商们总是抱怨自己被不公平对待了。
 
  近日有分析指出,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所获得的利润,比其所占市场份额至少多出四分之一,对某些车企来说,其获得的利润百分比甚至超过了其所占市场份额的一半。
 
 
英国《金融时报》网页截图
 
  外国汽车销往中国所面临的进口关税高达25%。
 
  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外国车企的唯一选择就是在中国建厂,与中资企业合作生产销售汽车。香港伯恩斯坦(Bernstein Research)驻香港首席汽车业分析师Robin Zhu表示,“在合资企业中,中方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收费员’”。
 
  德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现已就其对外国汽车制造商的严格限制条件向中国政府施压。今年4月,中国政府表示将取消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汽车企业的合资限制,目前,具体细节和日程表还未出炉。
 
  北京安可公关顾问公司负责人吉姆·麦格雷戈说,“他们不想惹是生非,因为他们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在中国具体赚了多少这很难说——作为车企的不成文规定,他们不会在财报里披露其在华盈利的具体数额。
 
  虽然外国车企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仅享有部分经济利益——通常为50%,但他们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获利,具体包括许可费、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向合资企业出售零部件的收益,上述这些项目都利润丰厚。
 
  除了销售的每辆车都有较大的获利空间以外,外资汽车企业的丰厚盈利还得益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
 
  以宝马为例,上半年,宝马在美国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4%,在欧洲仅上升了2.2%,但在中国,其最大的销售市场,销售额增幅高达18.4%,这也带动整体销售额同比上涨了5%。
 
  奔驰的情况也类似。今年1-7月,奔驰汽车在美国的销量下降了1.8%,但在中国的销售额却猛增了34%。刚刚过去的7月份,奔驰汽车共售出341267辆,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
 
  有关德国大众的最新数据则显示,2016年,其从在华合资企业中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35亿欧元(约合41亿美元);另据投行咨询公司Evercore预计,大众还在汽车进口业务中获得了3.15亿欧元的利润,从汽车零部件进口中获得了12亿欧元的利润,因专利许可获得19亿欧元的收入。


文章标签: 中外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