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咖说 > 聊公司 >

施泽忠:车与桩双线布局 资源利用最大化


  “万马新能源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链,采用车桩一体化运营,快充网络建设与新能源物流车运营相辅相成,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和能源效率,在满足车辆充电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马新能源产业)总裁施泽忠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报》采访时表示。

  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越发明显,车与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接下来只有通过运营,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据了解,万马从2010年进入新能源行业,依据市场规律和产业环境,已在全国13个城市成立了16家分公司或子公司,辐射建立城市快充网络,积累了大量的运营数据,城市快充网的布局是万马新能源产业介入新能源物流车运营领域的重要优势。

  从目前充电市场来看,不容忽视的是,单纯靠充电来获取较高的利润,目前还存在非常大的困难,将充电向服务延伸的理念,对不同的车辆运营模式匹配相应的整套服务解决方案,是有效的商业尝试。正是如此,万马新能源产业采取随车布桩策略,支撑城市物流的后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切入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利好,不少资本和企业纷纷进军这块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行业痛点依然存在,例如,新能源物流车前期购买费用偏高,市面上的纯电动物流车不符合续航里程要求,物流配送过程中充电困难等。

  为此,万马新能源产业推出新能源城市物流4+1商业模式,围绕“运力池”重点布局车、桩、电、金融,围绕“货源池”开展物流合作、平台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配送,为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行业的应用提供互利性实体化运营+信息化解决方案,改善城市短途货运和市内物流配送困境。

  目前万马新能源产业已经在上海、广州、北京、深圳、郑州、西安等地与华南城乾龙物流、宅急送、传化物流、中铁物流、宜家、国药集团等布局物流车实体化运营项目。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将投放5-10万辆新能源物流车,实现一二线城市的全覆盖。

  万马新能源产业在积极布局新能源物流车运营的同时,城市快充网的建设同样火力全开。在充电加速发展背景下,运营车辆的需求更需精准把握。万马新能源产业以智能化为特点建设集中式快充站,一个场站中布局几十台以上直流充电桩,逐层构建城市快充网。

文章标签: 新能源汽车 施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