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原创 >

佳纳能源汤依伟:多尺度仿真技术有利于推动电池降低研发成本


  今日电池杂志-电池联盟讯(广东清远报道) 11月24日,在广东清远举行的“洞见·未来2017第七届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峰会”上,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汤依伟博士发表了题目为《锂离子电池跨尺度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技术及应用》的报告。
 
  汤依伟在报告中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高性能动力电池以及保证在复杂工况下电池性能的发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锂离子电池是一个封闭的物流化学系统,现在都是使用传统的以实验结果为导向的方法,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理和财力,并且得到的结果难以实施和定量的反映电池内部的变化。
 
  另外,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多尺度特性,这个多尺度表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针对这种复杂的多尺度的物流化学系统,建立可靠的数据模型,并且实现数据实现,可以实现对整个电池工作过程的定量解释,得到更加全面的一个信息。
 
  多尺度仿真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推动电池的研发由传统的“经验指导实验”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的新模式转变,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从模型的角度,我们从孤立模型到强关联耦合模型,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从简单场到多物理场,通过对模型的整合和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电池设计开发和新能源精确预测的全数字化,为工程开发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有力的保障。

文章标签: 锂电池 仿真技术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