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咖说 > 聊市场 >

陈清泰:新能源汽车要跨越临界点


 
        中国是在电动车上产业化全球起步最早的国家,从2009年国家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不断努力,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总的来看,我认为电动汽车去年的发展,一个总体的概念,就是向高质量发展在转型,形势很喜人。”陈清泰表示。 他认为,其中重要的表现就是正向开发几乎完全取代了逆向开发,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另外,主要产品的品质、品位、品牌,从产品的中低档转向了中高档,部分产品已经提出要瞄准高档车、标准豪华品牌。“在燃油车上如果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但是电动汽车上大家提了这样一个目标,我想经过努力有一部分企业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同时,在2017年,自主品牌还推出了一批在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一些车型,自主品牌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始走向品牌振兴之路。
 
        电动汽车的产业体系在逐渐完善,主要零部件特别是动力电池方面,始终保持了国际一流的水平,主要部件的水平、配套能力大大提高。
 
        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陈清泰也给出了如下建议: 电动汽车再往前发展要跨越一个临界点,就是电动车的性价比达到和超过燃油车,现在不能把续航里程全都推给电池,电动车自身要轻量化,另外也必须要节能化,所以自身也要做工作,来提高性价比,尽快跨过这样一个坎。
 
如果跨过了这个坎,电动车就可以依托市场力量自主发展了,现在还靠很多政策、靠政府补贴。 “这个坎什么时候能过?国内外我看了很多专家的预测,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我的判断大约在2025年前后。所以现在电动车还是要考虑如何使性价比进一步提高,如何与燃油车相抗衡,所以现在政府的一些政策支持恐怕还是不可少的。”
 
        因此,在陈清泰看来,对电动车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而真正要使电动车改变未来、衔接未来、造福社会,仅仅靠电动化是不够的,必须把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联结在一起,而这个也是需要政府做大量的工作。 
 
        陈清泰建议企业今后应该在产品技术要双线作战。第一条战线,就是作为汽车的行驶功能现在并不完全完备,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继续努力去做。第二条战线,如果仅仅把行驶功能提高,不过是1.0版本,接下来必须要把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搞上去。 “因为主导现代电动汽车生产品牌的都是传统汽车企业,缺乏互联网基因,我非常希望互联网企业要大跨度进入电动车行业,要分享这块蛋糕,要改变传统汽车的基因;传统汽车企业要虚心、诚恳地去迎接互联网企业进入,双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实现2.0时代、3.0时代。”
 
         “中国在电动汽车上真正在全球站住脚,或者干出我们的特色,要是完全依赖电动化是没戏的,但是我们如果在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出行上等方面能够发力的话,完全有可能战胜,因为这是我们的强项。”

文章标签: 汽车 电动化 陈清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