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一个产品经理的造车心得
时间:2018-04-24 11:26 作者:综合报道
“造车太难了,比我之前十多年的任何一次创业都难,难度是几十倍的,我现在都住到公司了。”4月23日,小鹏汽车2.0迭代产品G3在国内首秀,董事长何小鹏坦陈自己的造车体会。
敬畏传统:造车太难了!
产品经理出身的何小鹏,2014年走上造车这条路,才逐渐理解了汽车与其他互联网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汽车是一款涉及到生命安全的产品,不仅是个智能终端,而是制造业与高科技融合的集大成者。汽车制造是生产制造领域最复杂的行业之一,进来之后何小鹏才发现,原来这个行业里有这么多的大坑,造车绝对不是一两年就能走通的康庄大道。
如果说小鹏汽车的基因是什么,就是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车企,不是以销售为导向的车企,我们会在自动驾驶领域尽可能的控制好成本,但必须保证品质这个前提。
而今,何小鹏将品质放在产品第一位,“一辆品质优秀的汽车首先应该让家人感到放心、安全,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用户体验。我们想扎扎实实把产品做好,把用户体验做好,宁可慢一点。”
据介绍,小鹏汽车的人员结构里,来自传统车企的员工基本上能占到50%左右,他认为,在生产制造环节,还是要尊重制造业积累的经验。
小鹏G3来得并不早,新造车势力蔚来、威马等都已有产品量产上市。尽管小鹏G3从4月26日期开始接受在线预订,但也要到年底前才能完成交付。“现在对我来说,批量交付或者说有品质的批量交付的难度,远远大于研发和造车。造出几十台品质还不错的车,难度是很低的;但是要每个月都造出一两千台有品质的车,那整个供应链、生产过程的管控是非常难的。而只有达到年销10万辆的规模才可以称得上规模交付,取得规模经济效应。我个人认为,今年国内还没有一家新造车企业能做到批量交付,有几家企业可以做到小范围交付,真正的批量交付要到2019年,大家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交付也是从小范围交付到中批量交付,到大批量交付。任何一家公司没把品质做好,都是对这个行业的破坏。”何小鹏直言不讳。
不懈创新:不怕采坑,逐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尽管造车这么难,何小鹏还是希望自己能将所有的坑都采一遍才踏实,不想走捷径,自动驾驶测试都很困难,应该扎扎实实往前推,分阶段实施,我们不想跳过前面几步,直接跑到L3以上的自动化程度上去。
现在推出的小鹏汽车G3搭载的“自由泊车”功能是其核心亮点,据介绍,这项功能实现钥匙和语音操控的全场景车位识别、无需人工介入的全自动泊车。整车前后或左右各留有不小于40厘米空间就可以自由泊入,并具备常用车位记忆,有效解决国内停车的痛点。何小鹏告诉记者:“国内很多车的自动泊车功能只能满足5%的应用场景,用户使用的频度特别低。小鹏汽车推出的自由泊车功能,能满足75%的应用场景,我们将用户主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作为硬指标。我们希望让现有自动驾驶功能‘去概念化’,通过自主研发让‘能用的功能’变成‘好用的功能’。”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谷俊丽阐释小鹏汽车的AI进化之路。“自动驾驶国际化存在不少瓶颈,自动化驾驶进化的必然趋势是软件的强本地化。没有中国实际驾驶场景数据的积累,很多自动驾驶功能在中国“水土不服”、甚至“目中无物”,无法适应中国的实际驾驶路况、交通密度和中国用户的驾驶习惯。”谷俊丽讲到,“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大规模量产具备六维感知能力的高智能互联网汽车(AI Car),使得车辆能够具备自我感知、物体感知、高精定位、预测未来、交互和事件及决策推理能力,提高自动驾驶在中国驾驶场景的安全和创新。”
不忘初心:从汽车制造到智慧出行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何小鹏说,创业最大的乐趣是将质疑、怀疑变成惊讶和赞叹。“说到做到是我以前创业最重要的一点,现在也是小鹏汽车这家新造车企业的创始人基因。我们希望给用户带来超出期望的体验。”
“从汽车的发展来说,从燃油车到电动车只是驱动方式的改变,从电动车到智能网联汽车是出行方式的改变。小鹏汽车不仅是想做新能源车,而是想做真正的AI智能网联汽车。中国的互联网技术、AI技术、软件技术与汽车结合,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小鹏汽车也绝不仅是想做一个汽车制造商,而是想做智慧出行的服务商,这可能是我们10年后的目标。”何小鹏告诉记者。
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雄心。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