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完成一项使用混凝土储能的新技术
时间:2018-08-17 09:38 作者:综合报道
![]()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地球能源的消耗,可再生能源在日常供能中所占的比例大大提升,然而,由于受到储能设备的限制,普通家用设备等难以将能源额外收集存储。这也成为了可再生能源大面积推广的发展瓶颈。有人曾经提出使用大型锂电池放在家里存储能源,在夏天把太阳能存储起来,在冬天需要使用时使用。然而这种方法实际实施中,由于高昂的电池成本和维护成本,难以被民众所接受。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University)工程系的穆罕默德·萨菲(Mohamed Saafi)近日成功完成了一项使用混凝土储能的新技术。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带电粒子从一边转移到另一边——将能量储存在化学介质中,然后释放出来。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带电粒子,即所谓的离子,也可以通过晶体结构——比如混凝土——在一侧聚集。这在物理上“捕获”了能量,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使得注入钾的混凝土从技术上说是电容器,而不是电池。
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钾离子,可使建筑具备长时间的储能功能,这也意味着零耗能建筑(建筑物全年所需消耗的电量能够全部通过,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供,无需额外供能)有可能通过该种混淋土大面积推广,极大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同时当建筑主题发生损坏,如内部产生损坏,其储能效果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松知道建筑物是否足够安全,什么时候需要修缮。
目前兰开斯特大学已经成立了一个新的科研团队,预计在十年内完成该项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测试,并完成量产化,商业化。该论文也同时发表在著名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上。 来源:RobotTV (责任编辑:王杰) |

- 上一篇:电动飞机已来,电池却还在路上
- 下一篇:发力新材料前沿领域 看宁夏如何“玩转”石墨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