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槽稳定性寿命加速测试方法》团体标准会议成功召开
时间:2025-04-19 09:53 作者:小刘
一、会议背景与目的 2025年4月15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水电解槽稳定性寿命加速测试方法》团体标准审定会,旨在推动氢能行业技术规范化。会议聚焦电解槽核心部件(如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双极板等)的加速测试方法,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提升产品可靠性及测试效率,为行业提供科学、可操作的测试依据。 二、参会单位与专家 会议汇聚氢能产业链多家机构代表,包括: 三一氢能:陈红、王彰等 绿研院:黄昊(会议主持) 赛克赛斯:丁孝涛 上海电气:刘亮 中国能建轻能研究院:尤清华 瑞林科技:马震(专家组组长) 博创中心:黄芳 三、主要议题与讨论焦点 术语与定义规范化 补充术语表,明确专业缩写(如PEMWE)及关键概念。 规范引用文件格式,标注国标版本(如新增国标GB/T 45541-2024)。 专家建议: 测试环境与设备要求 明确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的参数(如电压精度、扫描速率),确保测试结果可比性。 气密性测试建议改用氦气(替代氮气),提高检测灵敏度。 温度与湿度:原标准设定环境温度上限为55℃,但国标要求为45℃。专家建议调整至与国标一致,避免认证冲突。 设备精度: 核心部件测试方法优化 明确测试样品规格(单电池或短堆),统一压力参数(等压/差压)。 增加变载工况定义(如额定功率波动范围),强化测试实用性。 催化剂测试:细化溶液内阻测量步骤,补充数据拟合方法及衰减速率评估标准。 质子交换膜测试:调整干燥条件(如60℃、12小时),确保膜处理彻底性;明确高温测试(70℃)的适用场景。 电解槽整机测试: 测试报告与安全性 要求记录数据存档流程,补充安全操作规范(如高压测试防护措施)。 四、会议成果与后续安排 审查结论: 专家组一致认为标准结构完整、内容合理,符合行业需求,原则通过草案审查。 需按专家意见修订,重点完善术语定义、设备参数、测试条件等细节。 后续步骤: 编制组汇总意见并修改标准文本,提交专家组复核。 形成最终版送审稿,由专家组组长签字后发布实施。 五、会议意义 本次会议标志着氢能行业在电解槽寿命评估领域迈出标准化关键一步。通过统一测试方法,将助力企业优化产品设计、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为行业监管提供技术依据,推动氢能装备高质量发展。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子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