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动态 >

《电解水制氢系统温度适应性测试方法》团体标准启动会圆满完成


《电解水制氢系统温度适应性测试方法》团体标准启动会近日召开,会议围绕该团体标准的编制背景、框架内容、分工安排及后续计划等进行了介绍。

 

 

会议指出,水电解制氢可耦合可再生能源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与储存,在平衡电网负荷、交通及工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023 年我国制氢规模约 3700 万吨,其中水电解制氢占比约 2%;我国发改委、能源局提出 2025 年绿氢年产目标 10-20 万吨,但当前相关产能尚未达标,2025 年电解槽需求预计达 5100 兆瓦。由于制氢场景多为荒漠、海上、寒冷等极端环境,且制氢系统需适应启停机、低负荷运行等波动工况,对温度适应性要求较高,而目前行业缺乏相关测试方法标准,因此启动该团体标准编制十分必要。

 

 

在现有标准体系方面,我国氢能领域国标行标已超 170 项,主要集中在储存、运输、车辆及燃料电池领域(占比约三分之二),制氢相关标准仅占 8%,且部分标准年代久远,难以适应行业发展,亟需完善制氢领域标准体系。

 

该标准于 2024 年 5 月 24 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下达编制计划,框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测试条件、要求、准备、项目及评价等。分工上,绿园园负责进度管理、意见汇总、会议组织等工作,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与绿园园共同承担技术编制及内容验证,其他参编单位将对技术内容进行验证并提出意见。

 

 

后续计划开展意见征集,之后进行专家审定及报批发布。会上,三一氢能等参编单位代表参与,未提出相关讨论意见。会议明确,待标准草案编制完成后,将再组织参编单位召开讨论会,共同推进标准完善。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