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关键矿产地缘博弈!白旻博士峰会上解析:动力电池回收是中国资源安全的战略破局点
时间:2025-09-12 07:56 作者:子蕊
在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峰会上,聚焦 “关键矿产地缘政治” 这一宏观且关键的议题,演讲嘉宾白博士(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以国际动态为切入点,深度剖析全球矿产资源博弈格局,点明动力电池回收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价值 —— 它不仅是环保议题,更是中国突破资源依赖、保障产业链安全的核心抓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高度的 “全局视野”。 演讲开篇:用国际案例敲响警钟,关键矿产博弈已白热化 白博士开篇便以近期多个国际热点案例,直观展现关键矿产在全球地缘政治中的核心地位,让在场嘉宾深刻感知行业所处的 “大背景”: 美国稀土困境:今年中国对美稀土限制政策实施后,美国相关产业仅存半年库存,直接冲击军事、尖端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倒逼美国加速从废旧电子产品(如存储设备、磁性材料)中回收稀土; 铝回收的倒逼增长:受美国提高进口铝关税影响,此前薄弱的美国铝回收产业快速崛起,印证 “资源限制可推动回收需求”; 针对性矿产联盟:2025 年 7 月,美国联合四国发起 “去中国化” 矿产供应链联盟,后续更有多个类似联盟涌现;特朗普近期甚至提出 “若中国停止出口磁铁,将加征 200% 关税”,凸显关键矿产已成为大国较量的 “核心战场”。 “这些案例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全球矿产资源博弈的缩影。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而言,我们讨论的不仅是‘环保’,更是‘资源保障’这一战略命题。” 白博士的话,瞬间将演讲聚焦到行业的核心价值上。 核心内容:四大维度拆解,读懂关键矿产博弈与回收的战略关联 白博士的演讲围绕 “概念界定 — 供应链重塑 — 中国挑战 — 回收价值” 四大维度展开,层层递进解析关键矿产与动力电池回收的深层关联。 维度一:关键矿产如何界定?全球聚焦这些 “核心资源” 白博士首先梳理了全球关键矿产的界定逻辑:关键矿产需同时满足 “行业重要性” 与 “对外依赖度高” 两大属性,且随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其种类正快速增加: 行业关联:主要服务于高科技、军事、新能源三大领域,动力电池所需的锂、钴、镍,以及稀土元素,均是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共同关注的 “核心矿产”; 各国界定差异:中国最新关键矿产目录发布于 2018 年,更新速度滞后于美国(2022 年)、欧盟(2020 年),已有专家呼吁加快更新以适配当前产业需求; 驱动因素:气候变化下的能源转型、科技革命、军事技术升级,以及矿产资源 “集中分布” 的特点,共同推动关键矿产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 维度二:全球供应链重塑,“去中国化” 与多元渠道探索并行 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白博士指出全球矿产供应链正经历 “结构性调整”,呈现两大显著趋势: 西方 “去中国化” 动作:美国牵头拉拢盟友构建 “排他性” 矿产供应链,同时通过 “冲突矿产” 概念实施长臂管辖,打压中国获取海外矿产的能力; 资源获取渠道多元化:各国纷纷探索新路径 —— 美国将战略重点从 “原矿供给” 转向 “回收利用 + 海洋资源 + 空天资源”(如月球资源开发);日本则大力推进海洋矿产开发,试图摆脱对单一地区的依赖。 “这种调整不是短期行为,而是长期战略布局,将直接影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资源安全。” 白博士强调。 维度三:中国矿产供应链的双重挑战,风险已迫在眉睫 针对中国现状,白博士直面行业痛点,指出中国矿产供应链正面临 “对外依赖度高” 与 “西方围堵” 的双重压力: 对外依赖度与集中度双高:中国对刚果(钴)、印尼(镍)等关键矿产的进口依赖度极高,且来源地高度集中,一旦当地政策变动(如刚果暂停原料出口、印尼限制镍矿出口、智利 / 墨西哥矿产国有化),将直接断供; 投资与产业优势受冲击:加拿大等国要求中国矿产企业撤资,而中国在矿产 “加工制造” 领域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西方通过 “回收、新技术” 摆脱依赖的冲击 —— 若西方不再依赖中国加工,将直接削弱中国产业链地位; 成本与供应风险叠加:国际冲突、环保要求提升等因素推高矿产进口成本,同时供应链稳定性难以保障,给动力电池及下游新能源产业埋下隐患。 维度四:破局关键!动力电池回收是资源安全的 “战略保障” 在剖析完挑战后,白博士将话题拉回峰会核心 —— 动力电池回收,明确其三大战略价值: 降低原矿依赖:2040 年全球对铝、铜、稀土等关键矿产的需求将增长 5 倍以上,回收利用可直接减少对原生矿产的依赖,缓解进口压力; 增强本地供应能力:短期可弥补矿产供应缺口,长期则构建 “本地回收 — 再生利用” 的闭环,降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 契合全球趋势与产业临界点:当前全球正迎来动力电池、风机等设备的 “集中退役期”,2035 年铜废料回收规模将大幅增长;同时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已具备 “技术进步、政策完善、企业集聚” 的基础,正处于 “爆发临界点”。 白博士还特别提及国际经验:欧盟已立法要求 “25% 的电池材料来自回收”,美国通过财政补贴推动电池回收企业扩产,“回收利用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必须抓住这一机遇”。 演讲总结:回收不是 “选择题”,而是 “战略必答题” 白博士在演讲尾声提炼三大核心观点,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矿产是大国博弈核心领域:在芯片之外,关键矿产已成为中美竞争的另一 “主战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身处其中,肩负 “资源安全” 重任; 中国需突破 “双重压力”:面对 “对外依赖集中” 与 “西方围堵”,回收利用是提升产业安全的 “最直接、最可行” 手段; 产业爆发期已至,需加快布局:要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循环利用研究,完善产业布局与政策体系,在全球资源安全与绿色转型中抢占主动权。 “动力电池回收不再是单纯的环保产业,而是关系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的战略产业。” 白博士的演讲,让在场嘉宾重新认识了行业的价值高度,也为峰会后续探讨 “技术创新、产业协同” 提供了重要的 “宏观坐标”。 ![]()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子蕊) |

- 上一篇:独家!广东金晟胡林林峰会剖析电池回收:从产能过剩到 2030 爆发,技术 + 服务成破局关键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