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动态 >

新能源车购税政策巨变!现在买还是明年买,差距竟然这么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连续发布两项重磅公告,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重大调整。10月9日发布的《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和10月1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波巨浪。

 

这些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引发了市场关于“是否应该抢在年底前购车”的热议。

 

购置税与车船税:双重大调整

 

购置税政策:从“免”到“减”

 

根据2023年发布的政策,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新能源汽车可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而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从全额免征改为减半征收,即税率由10%降至5%,每辆车减税上限为1.5万元。

 

这意味着,购买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2025年购买可节省约2万元购置税,而2026年购买则只能节省1万元,消费者需多支出1万元。

 

技术门槛大幅提升

 

更严格的是,新能源汽车要想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必须满足更高的技术要求。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需不高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车》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面临更严格要求: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相比现行要求的43公里大幅提升。电量保持模式燃料消耗量限值也更为严格,整备质量2510kg以下的乘用车需低于国家标准的70%,整备质量2510kg及以上的需低于75%。

 

政策调整对消费者的影响

 

购车成本明显上升

 

购置税优惠退坡直接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对于购买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由于减税额上限为1.5万元,实际税负增加更为明显。例如购买5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需缴纳3.5万元购置税,比全额免征时多出3.5万元。

 

车型选择可能受限

 

技术门槛的提高意味着部分现有车型可能无法进入2026年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这次调整对于明年1月1日开始减半征收购置税的部分车型提出了更高的能耗要求,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

 

短期内,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范围可能缩小,但长期来看将促使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促进技术升级与产业发展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规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

 

政策调整避免了盲目“堆电池”追求里程,同样避免了满电、馈电油耗严重偏离的倾向。电量保持模式的新要求,提升了车企对传动系统效率的关注,更高热效率的专用增程器、内燃机,更高效率的DHT产品预计也将大量应用。

 

消费者该如何抉择:现在买还是当等等党?

 

抓住免税末班车

 

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最后一年,现在到12月31日是享受全额免税的最后机会。对于已经确定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提前购车计划可节省可观成本。尤其对于计划购买中高端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搭上免税“末班车”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权衡技术升级与成本节约

 

然而“等等党”也可能有收获。2026年后的新能源汽车将面临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车企会推出更先进的产品。技术升级将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低的能耗水平,消费者可能获得更好的产品。

 

综合考量个人需求

 

消费者需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如果对现有车型技术满意,今年购车可立即享受免税优惠;如果更期待下一代技术,愿意为此多付一定购置税,则可等待2026年新车型。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如电费、保养费用)通常低于燃油车,且政策调整后仍有一定税收优惠。对于长期使用车辆的消费者,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购置税增加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理性决策,把握购车时机

 

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提高技术门槛的要求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有心仪的车型且满足当前需求,抓住2025年最后的免税窗口是明智之选;如果您对现有技术不满意,愿意等待更先进的产品,那么做一名“等等党”也可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政策调整在即,市场变化在即,理性看待政策变化,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决策,才是购车的最佳选择。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