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明星车企特斯拉的动力选择,18650电池由于单体能量密度高,技术、配套等相对成熟,近年来国内对动力18650的投资热情持续升温,多家上市公司、集团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及扩产,扶持技术升级,很多新进入者也选择从该领域切入动力电池市场。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统计,国内涉足18650电池的企业目前已经超过20家。
目前,以动力18650为主要技术路线的企业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基于数码电池升级,包括比克、力神、福斯特、卓能、创明等;二是以电动工具及电动自行车电池出发进入的企业,包括东莞振华、江苏天鹏、上海德朗能等;三是从传统铅酸电池领域转型而来,以天能、超威、猛狮科技为代表;四是新进入者,包括横店东磁、大东南等。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师表示,目前圆柱电池数量约占整个动力电池市场15%,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及专用车领域。其中,18650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约占20%,以小型车、微型车居多;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约占30%。
当前以18650技术为主的企业纷纷传来扩产消息,大部分产能扩张都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届时,一轮大范围的18650动力电池产能将会集中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类动力18650企业都各具发展优势,但是由于市场沉淀、发展规模、产能布局、技术创新等方面原因,动力18650行业也逐渐呈现出了梯队竞争态势。
高工锂电网梳理发现,在2017年1-2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配套电池企业中,其中,三元电池配套产品共125款,以18650为主要技术路线的企业包括比克、福斯特、德朗能、创明、力神、天能、天鹏、振华、智航等均有上榜。
高工锂电观察发现,当前国内18650动力电池主要用于微型车、物流车市场,但是在主流乘用车型上的应用比例仍然较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18650电芯单颗容量小,普遍在2-4Ah左右,串并联数量多,单体失效风险概率较大,同容量pack包的18650的配组率低于方形及软包电池。
另一方面,相关测试数据显示,18650电池循环使用寿命普遍在500-1000次之间,相比于软包电池的2000次来说比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18650电池的应用范围。
同时,国内BMS性能跟国际仍存在差距,对热管理等能力有限。
GGII认为,18650电芯虽然具有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容量高等优势,但受材料、工艺、设备、单科容量小及电池管理系统等限制,18650电池的pack包一致性问题比较突出。国内企业需要在BMS、pack技术等方面加大研发,提高18650的配组率,进而才能提高18650电池在国内乘用车上的应用比例。
同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18650的投资扩产潮也伴随一定的市场风险。目前,主流材料商三元材料报价已达到20万元/吨,相比年前上涨40%。18650电池企业降成本压力尤为明显。
此外,2016年1-5批推荐目录推倒重审,由于检测时间较长,很多电池企业还在排队等待强检报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订单量产。一旦配套产品未能进入推荐目录,作为电池供应商将面临被更替的风险,损失可谓巨大。
(责任编辑:王杰)
比亚迪、远景能源等入选时代周刊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榜单2024-06-03 18:49
|
氢能产业化之路有多远?这家企业给出了答案2024-06-02 15:15
|
李强总理调研锂电企业!2024-05-14 18:52
|
被强制停牌!这家电池企业或将退市2024-05-11 11:46
|
近60家锂电企业冲刺IPO,5家终止!!2024-05-06 10:08
|
武汉企业为全国超2万块电池“保驾护航”2024-04-08 10:40
|
丰田将与松下的一家电池合资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2024-03-06 23:15
|
韩国电池巨头SK On将从美国企业采购天然石墨2024-02-17 11:06
|
玩具企业要造“纳米固态钠电池”,三大疑问起底跨界虚实2024-02-06 17:38
|
Stellantis投资法国钠基电池初创企业Tiamat2024-01-16 0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