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计划用500亿欧元购入“钴金属”的用意是什么?

时间:2017-09-28 14:03来源:汽车预言家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说得多,做得少”是外界点评大众的新能源战略时最常提及的一句话。不过,大众日前已开始提前囤货钴金属,确保集团未来研发生产锂电池的长期供应,也算是其新能源路线图在姗姗来迟后迈出了第一步。
 
        路透社9月22号消息,德国大众集团近日正在向相关行业发出购买金属钴的商业计划书,称有意向的厂商可在9月底前向其提交投标报告表。
 
        据参与投标的一位业内人士向外界透露,此次大众汽车的标书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所需钴的数量,只暗示业内可参考集团定下的新能源产销目标,即到2025年生产300万辆电动车的计划来自行估算所需数量。汽车预言家了解到,一旦该提案成行,它将成为汽车史上最大的原材料采购项目之一,预计订单总额将超过500亿欧元。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非汽车业内人士不太了解钴金属之于一家汽车企业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下诸多传统汽车企业纷纷向新能源加速转型之际的重要性。
 
 
含钴金属
 
        据了解,钴是一种稀缺金属资源,是制造高温合金、电池材料、防腐材料、磁性材料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汽车和化工等领域。
 
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生产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汽车最关键的零部件就是动力电池,而电池容量也成为决定续航里程长短的灵魂因素,以三元材料为正极的动力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远大于市场上常用的磷酸铁锂锂电池,因此,三元电池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占比正在逐渐加大。
 
 
全球钴矿产业2011年~2016年应用分布情况
 
        不过,由于金属钴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且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含量非常低,大多伴生于其他金属矿床,使得开采分离技术复杂,成本可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钴金属的身价也进一步“水涨船高”。据相关调研机构统计资料显示,电池行业已成为钴金属最大应用领域,截止2016年在全行业占比已接近六成。
 
        从大众汽车此次公布的钴原料供应计划书中可知,其采购方案中的钴金属订单量要满足未来十年制造电动汽车所需。一方面是基于集团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到2025年生产300万辆电动汽车),另一方面也是对稀缺资源的提前囤货,一旦出现因供不应求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可适当减轻成本压力。
 
        与此同时,外界也从大众这则公告中解读出诸多信息,此前大众大张旗鼓宣传的新能源战略roadmap E计划中,言辞凿凿地明确到2025年向市场供应8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50款纯电动汽车),涵盖大众所有车型,同时形成300万辆新能源产销规模。
 
        海口已经夸下,落地到实处的最新动作却仍停滞在最基础的原材料采购环节,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举动不免让人联想到,早在2013年时任大众集团CEO的文德恩就曾高调宣布,大众汽车要在2018年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者,然而现实教育了大众汽车,“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事实上,此前业内资深媒体人士就曾指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件事儿上,大众汽车近几年来的表现多少有点说一套做一套。
 
 
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全新升级版纯电动概念车I.D. CROZZ II
 
        在提到大众集团时他指出,“起先大众从骨子里就很不情愿发展新能源汽车,他始终认为其在传统动力系统,包括柴油动力方面是具有相当优势的。当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车企视野,有的企业开始有所动作时,当时大众汽车集团的高层还表态将重点放在传统能源汽车上。等再过一段时间,当德国同行中有的已经能够拿出像样的新能源汽车时,大众还在为电池技术是与日本或韩国合作左思右想……而此次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的高调与其说是集团拥抱新能源的一个积极表态,不如说是与其深陷“排放门”有着直接关系。”
 
        总之,不管怎么说,大众计划大批量采购钴金属的举动算是为集团新能源2025战略的践行迈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可以预见到,重视研发生产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这个环节已逐渐成行业趋势。事实上,从奔驰、宝马等一众车企近年来逐步加强在电池工厂上的投入上也可看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不仅要确保整车量产的数量,与此同时,电池技术上也同样要过硬。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大众 钴金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