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成功转型 比亚迪践行绿色梦想

时间:2017-10-16 10:42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崔小粟
点击:

  “云轨推出后,几乎每天都有一个市长来公司谈合作。”比亚迪董秘李黔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走进比亚迪办公大楼,正门显示屏闪烁着“欢迎安徽××市副市长莅临公司”等动态欢迎词,与之相伴的还有络绎不绝的各种考察团。李黔提到的云轨业务,是比亚迪2016年10月推出的一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新构想。比亚迪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传福信心满满地表示:云轨,可以让我们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比亚迪。
 
  从1994年做镍电池起家,到成为锂电池领域的“电池大王”,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再到最新的云轨业务——以电池为核心技术,依托着资本市场,比亚迪三次成功转型,让这家“构筑梦想”的公司为世人瞩目。
 
  依托资本市场践行绿色梦想
 
  凭借“科技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比亚迪依托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践行着自己的绿色梦想。
 
  2002年7月,比亚迪股份在香港挂牌上市,发行价格10.95元,市值近百亿,通过募集16亿港币进入了手机零部件行业;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正式成立比亚迪汽车,进军汽车领域的同时布局新能源产业。正是这一次成功收购,使得比亚迪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掌握大量核心技术。汽车产品包括各种燃油汽车、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
 
  2011年,比亚迪回归A股,实现了A股和H股两地上市。随后,通过募资设立了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汽车研发生产基地、扩大品种及汽车零部件建设项目;2016年公司通过增发,设立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扩产项目、新能源汽车研发项目。
 
  谈及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作用的时候,李黔表示,通过资本市场的洗礼,比亚迪大幅提升了自身品牌影响力,通过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公司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实现了产业链延伸。
 
  根据比亚迪公开披露的财报,五年以来,公司的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468.54亿元,到2016年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34.70亿元;净利润从2012年的8138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50.52亿元。2015年、201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10.22%和12.91%。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叠加技术推动,比亚迪实现了多次转型。根本动力是敢于创新、坚持创新。未来我们有信心继续践行绿色梦想,为‘中国制造'继续添砖加瓦,为中国走出去起到积极作用。”李黔表示。
 
  七年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
 
  10月12日,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8万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位列前三名,销量分别是1.17万辆、0.94万辆和0.61万辆。比亚迪再次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在累计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比亚迪占据3款,分别为比亚迪宋、比亚迪e5、比亚迪唐。
 
  新能源汽车的各项利好政策频频来袭,国内新能源车企、充电桩和锂电池等相关领域板块迎来了大幅上涨。多家企业欲借政策东风,开始着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比亚迪,已经在这一行业里深耕了7年。
 
  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开始关注并聚焦新能源汽车。由于市场和规模都未成气候,投入和风险都十分巨大。2012年,比亚迪营业收入468.54亿元,净利润8138万元,同比下降94.12%。
 
  面对市场质疑,这家以“Build Your Dream(构筑梦想)”为名的公司选择继续“追梦”,坚持聚焦新能源汽车,在苦练内功的同时,提出打造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从用车到充电桩服务、到质保救援等一系列服务,期望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比亚迪终于等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蓝海。201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2万辆,2015年达到6万辆,2016年突破10万辆。2016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1034.7亿元,同比增长29.32%,净利润达到50.5亿元,同比增长78.94%。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整体收入约346.18亿元,同比增长约80.27%,占比亚迪总收入的比例增至33.46%。
 
  动力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环节,比亚迪作为横跨电池和汽车两大领域的企业,动力电池一直保持自给。目前,比亚迪电动车是国内最长续航里程纯电动汽车,比亚迪电动大巴运行城市数量已达160个,累计销量约9000台,累计里程超过1亿公里,单车最高里程超过30万公里。
 
  新能源汽车正在从补贴驱动时代转向市场驱动时代,比亚迪也正在调整自己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此前我们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上深三个超一线城市,但目前广州、西安、杭州等一些不限号不限行的城市销量增长也很快。未来,我们将把产品价格调整得更加亲民,将渗透更多城市。”李黔表示。
 
  比亚迪除了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冠军宝座之外,其海外布局已经扩展至美国、日本、英国、巴西、荷兰、澳大利亚等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个城市。数据显示,比亚迪去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0万辆,加上商用车,去年全球总销量约11.4万辆,同比增长约70%,居全球首位。
 
  “未来,比亚迪将通过‘7+4'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拓展,即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延伸到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道路客运和城市建筑物流等领域,以及仓储、矿山、港口和机场等四大特殊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覆盖,推进电动化进程。”李黔表示。
 
  云轨订单总额已超过100亿元
 
  在比亚迪的新能源产业版图中,最引人注目的电动汽车只是其中的一环。比亚迪还制定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和轨道交通等新能源战略来实现其“绿色梦想”,其中,通过云轨技术建设轨道上的城市,便是王传福的“新梦想”。
 
  进入到比亚迪厂区,一列崭新的云轨在一根根单轨的支撑下凌于空中,分外醒目。
 
  中国证券报记者踏入云轨车厢后,列车平稳启动,“空中小火车”安静、快速地穿行在厂区之间。比亚迪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云轨”表面上和其他轻轨无异,但轨道上的“学问”却大不相同:“云轨”的研发历经五年,投入了50亿元研发费用,通过跨越式单轨支撑,结合比亚迪长期以来积累的电机、电控、电池技术,是全球第三家拥有跨座式单轨技术专利的公司。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但“地下太贵,地面太堵”,比亚迪通过云轨技术提出了解决方案。李黔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云轨的优势是造价低、占地小:云轨每公里建设成本1亿元-2亿元,而地铁是8亿元-10亿元,解决了很多中小城市财政紧张的问题。同时,云轨支柱占地小,与现有的桥梁道路可以很好兼容,对交通网络和结构不会带来很大影响。
 
  目前,云轨面向的是国内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郊区接驳线。由于造价低和建设周期短,一年间已经拿下了银川、广安、安阳、曲阜、汕头等十几个城市订单,订单总额已经超过100亿元。
 
  李黔表示,云轨通常选择人口规模在150万到250万的地级市,与政府接洽后首先成立运营公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再配合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和国家的公共交通补贴,通过PPP项目实现长期回报。
 
  李黔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6条云轨线通车,到2018年云轨订单将达到300亿元。
 
  他还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城市需要铺设200公里云轨,一个城市大概收入400亿元,如果中国270多个地级市全部铺设云轨,10万亿的市场规模将带来比亚迪的再次腾飞,“我们希望五年内能够再造一个甚至再造两个比亚迪。”
 
  2017年8月31日,第九届花博会“云轨”旅游专线正式通车。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