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日前在业内掀起了一波巨浪:想做中国第一家全面停售燃油车的车企。
10月19日,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公开喊话,“2025年,长安汽车将开始全面停止销售传统意义的燃油车,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吃螃蟹第一人
9月初,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公开表示,工信部已启动相关研究,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
事实上,早在工信部副部长提出禁售燃油车之前,被吉利汽车收购的沃尔沃汽车公司在今年7月宣布,从2019年开始,该公司新上市的车型都将配备电动机。此外,吉利汽车计划到2025年总计销售100万辆电动汽车。
最先作出回应的是民营车企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他在9月21日的媒体圆桌会议上提出自己的预测,中国到2020年公共汽车可能实现全面电动化,到2030年将全面普及
电动车。
相较于比亚迪汽车只是对整个汽车市场作出预测,长安汽车则是从自身出发,直接拍案表示将在2025年停止销售燃油车。
在中国禁售燃油车的时间仍处于不明朗的情况下,为什么长安汽车争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一名汽车界资深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国资背景出身的长安汽车对于政府透露出来的风向,自然是紧跟国家的脚步。
上述分析人士还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双积分政策的落实让长安汽车不得不快速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不管是旗下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主力车型都是传统燃油车。即使长安汽车近年来开始注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截至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仅占总销量的1.7%。
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居高不下是长安汽车的一大烦恼。另外,长安汽车的新能源积分也远远没有达到要求。
虽然双积分政策允许车企之间进行自由交易新能源积分,但是市场上新能源积分充足的车企远远少于新能源缺乏的车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长安汽车购买新能源积分的难度很大。
此前,因为主力发展燃油车的福特中国和长安福特的油耗问题持续恶化,为了满足双积分的要求,福特选择牵手众泰汽车,就是众泰汽车手上有足够的新能源积分,而老搭档长安汽车的新能源积分却寥寥无几。
能否实现
这一战略规划确实是美好的,然而在短短8年不到的时间里,长安汽车真的能够实现停售燃油车吗?
对此,有汽车行业分析师直言,“这几乎不可能。”
根据规划,长安汽车未来将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两大技术平台。到2025年,分成三个阶段向市场推出24款全新产品,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实现长安新能源“6543”的市场目标。其中,“6”是指满足家用、出租租赁、城市物流等六大类市场需求;“5”是指布局轿车、SUV、MPV、卡车、厢式货车五种形态产品;“4”是指新能源产品销量占长安汽车总销量的40%;“3”是指长安新能源产品销量排名行业前三。
然而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8655辆、22380辆、35073辆,累计66108辆。
8年时间内,累计销量从接近7万辆发展到400万辆,这要求长安汽车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年都要翻番增长,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上述分析师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已经开始出现小幅下滑了。
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9月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达到5.8万台,较8月增长0.5万台,同比增长90%。然而对比往年时常达到100%-200%的销量增速,能够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趋于平稳。
往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凶猛主要是因为政府给予的补贴,这个补贴是同时对于消费者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而言的。
政府给车企提供补贴使得更多的车企愿意加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车型的选择,而政府给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是培养了消费者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供给的同时上涨使得其发展迅速,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却一直在退坡。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下降了,与之对应地,消费者对于燃油车的需求很难被新能源汽车替代,长安汽车想要在2025年停止销售燃油车,实现全面自动化也是很困难的。
除此以外,
电池技术还是长安汽车需要面对的一大难点。相较于特斯拉,目前自主品牌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仍属于低端车,想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突破低端新能源车行的限制,有一个全方位的布局。
对于长安汽车2025全面停止销售燃油车,上述分析师表示,长安汽车是要被打脸了。不过汽车行业打脸不是一次两次了,就像之前双积分办法推后到2019年进行考核就是因为很多车企在2018年无法到达要求。
多元化动力
对于我国要禁售燃油车,相比激进的车企,很多专家则持更为理性的观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即便未来有可能禁售,也是针对纯燃油车。未来很长时间,车辆动力供应还是以内燃机为主。在一些国家提出的禁售计划里,并不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上关于“禁售燃油车将促使石油公司倒闭”的言论并不属实。
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他认为,在汽车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现实状况,慎重对待禁燃问题。同时要正视混合动力,因为这是一条绕不过去的技术路线。
“多元化仍然是我们能源战略的基础,把新能源等同为电动化,这个引导方向是不完整的。如果说将来把‘混合动力(HEV)+纯电动驱动(EV)+插电混合动力(PHEV)+燃料电池’的路线图画好,相信企业和行业都能接受。”付于武说。
从技术上来看,在一定时间内,内燃机车型依然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电池的能量密度存在上限,较难突破,最好的办法是将内燃机与电机相融合。
从消费者习惯上来看,要想使普通消费者全面接受纯电动车,需要破除两大障碍——一个是使用习惯变化,另一个是里程焦虑。对比而言,消费者会更加容易接受混合动力车,其重要性不可忽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