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又添新成员。11月3日,由原东风悦达起亚、一汽海马等高管创立的新创车企——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亚一维)位于西安渭南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正式开工,第一款量产车将于明年底前下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帝亚一维注册成立,11月工厂便开工,造车进度可谓神速。
对此,帝亚一维相关负责人直言,当下造车新势力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必须要尽快抢夺市场先机,率先在市场中树立品牌、积累用户资源。
量产车明年底下线
公开资料显示,帝亚一维是由江苏悦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IDG资本、北京联动天翼科技股份公司、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一家新造车企业。其中,江苏悦达创业投资持有35%的股份,IDG持有10%股份,北京联动天翼科技和阿尔特分别持有2%股份。
与FMC、威马、爱驰亿维、电咖一样,帝亚一维也是一支由传统“汽车人”打造的新造车企业。帝亚一维总裁何坤曾担任广汽长丰副总经理;副总裁王敦明曾先后出任过东风汽车公司销售部总经理助理和东风悦达起亚销售本部副本部长;副总裁蔡峰曾是一汽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去年12月,帝亚一维与陕西渭南市政府正式签订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据悉,该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为9.7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投产后,该基地年产能规模将达到5万辆,预计营业收入6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生产基地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而帝亚一维将要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型即将在11月10日杭州举办的2017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上亮相发布,并计划于明年底投产下线。据记者了解,该车是一款紧凑型电动SUV。
“这么快就建工厂也是为了满足
电动车生产资质的申请条件。”帝亚一维创始合伙人、副总裁王敦明直言。虽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发放处于停摆状态,但众多新创车企都在为生产资质的放开做充足准备。“我们的融资也在顺利进行。”王敦明说。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要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除了技术,研发,资金外,生产基地也是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
“我们在宜兴的研发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正在设备安装阶段,此外,我们还收购了一家汽车设计公司——华尚斯坦德。加起来研发人员总计有200多人。”帝亚一维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正在为明年申请能拿到电动车生产资质紧张筹备。
新势力比拼造车速度
在传统汽车产业中,按照惯例一辆车的研发周期通常需3~5年,工厂从开工到投产需要两年半,但造车新势力打破了此惯例。
不只是帝亚一维,2015年底才成立的云度新能源第一款车型已于今年10月上市;蔚来汽车的首款车型也将于12月推出,而此前并不被外界所熟知的电咖汽车,其首款A0级电动车EV10也已正式下线。
11月2日,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公开表示,“从研发到投向市场,EV10历时两年多时间,这基本符合了智能网联汽车的造车速度。”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新造车势力缩短产品研发和工厂建设时间,加快造车速度,不仅是要与同类车企竞争,更是要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力拼转型速度。近两年来,绝大多数传统车企都已发布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蓝图,对新创车企来说,留给它们的窗口期已经越来越短。
“我们不能和传统汽车制造商直面竞争,而是要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帝亚一维创始合伙人、副总裁王敦明向记者表示,在营销、渠道等方面,新造车企业与合资车企走的路不同。
对此,张海亮也表示,新创车企必须要把互联网思维放在产品链条与公司运营中。“互联网企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关注用户,从用户角度出发,对用户需求的把握比汽车传统企业更准;第二个是迭代,产品不一定非常成熟,但会通过不断修正、迭代更新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虽然现在玩家很多,但未来还是较为模糊,在这样多的新创车企中,最后被淘汰的一定比能生存下来的多。”王敦明进一步解释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