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迎战变革期:传统车企如何打破被颠覆魔咒?

时间:2018-01-03 13:15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俞凌琳
点击:

  “我想现场做个调查,大家认为200多家新创车企中,成功率能有百分之一的请举手。”2017年12月21日,位于海南博鳌的亚洲论坛酒店里,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面对媒体提出的,新创车企对上汽大通这类传统车企究竟有多大影响时,风趣反问。
 
  全场50多家媒体无人举手。
 
  仿佛每天都会听到新创车企的诞生,这类车企也一度被认为将令汽车行业发生颠覆性变化,传统车企可能在这一轮变革中被淘汰,就如同苹果颠覆诺基亚、柯达被取代那样。
 
  蓝青松却“处变不惊”。他透露,上汽大通已准备好迎接挑战,以及来自合资企业的正面竞争。
 
  微增时代
 
  且不说新创车企的影响,就眼前而言,自主品牌已经面临市场拐点。
 
  “2017年是中国汽车行业30年最大的变局,自主品牌业务和合资品牌扭在一起了。三五年前我提到拐点要到了,2017年拐点是实实在在到了。”蓝青松表示。
 
  “虽然市场处于‘关口’,但随着上汽大通产品对市场的覆盖,2018年会带来明显高增长,确保13万辆销量。”蓝青松坦言,相对于2017年7.8万辆的目标,2018年实现目标的挑战比较大。
 
  不过市场进入微增长时代,上汽大通2017年依然取得高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上汽大通11月销售新车8,121辆,同比增长57%,刷新单月销量记录。1-11月累计销售量61,677辆,同比增长46%。
 
  “2018年预期行业增长3%-4%,商用车尤其是重卡,将低速增长。在市场低速增长的时候,上汽大通必须要高速增长。”蓝青松表示。
 
  对于如何增长,蓝青松指出:“上汽大通不需要邀请国外设计师来站台,而是建立自己的体系和团队能力。”
 
  上汽大通近年来一直在进行自我调整和颠覆。首款SUV产品D90首创C2B的定制化生产模式,同时通过“我行”平台,打造粉丝经济,行业中率先使用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定制打法。
 
  蓝青松说,这不仅是传统领域的竞争,更是面向未来的、智能互联和用户体验的竞争,加上产品优势,才能在结构性调整中获得更高增长、更大市场份额。
 
  回到乘用车主战场
 
  上汽大通最初只是承载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商用车的任务,而在5年突破10万辆的“大通速度”之下,上汽大通从一家商用车企业转型为“乘商并举”的车企。
 
  如果说,之前上汽大通V8、G10都是宜商宜家性质的产品,从D90开始,其真正走上了乘用车私人消费市场。当媒体问及,从商用车到乘用车转型,是否力不从心时,蓝青松哈哈一笑表示:“乘用车才是上汽大通的‘主战场’。”
 
  无论是蓝青松本人还是以总经理徐秋华,副总经理王瑞、于琼根以及包括研发、市场、网络、销售等在内的核心团队,之前都有丰富的乘用车经验。
 
  “经销商网络建设制约了我们现在的发展,一些比较差的经销商拖了我们后腿。所以2018年我们的市场营销有一个新要求,我们的宣传要招商宣传。” 蓝青松透露,“过段时间你就会看到上汽大通渠道端的变化。”这一方面体现在开拓更多渠道,“现在我们300家经销商,到2018年底会增长到480家左右,要为2019年全系列产品做网络。”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上汽大通正对现有网络进行提升和改造,并对经销商能力进行提升。
 
  目前上汽大通已有核心经销商超过40家,这些经销商平均每年每家销量超过2000辆,多者达5000辆。也就是说,仅这些核心经销商,上汽大通就能妥当完成任务。
 
  产品力说话
 
  “汽车行业今后三到五年面向未来的变局还在变化当中,首先是技术变化带来的冲击,其次是消费者变化带来的冲击。不过,商业的逻辑不会变,就是谁能创造消费者价值,消费者价值才会带来股东价值。”蓝青松认为。
 
  虽然合资企业下探,新创车企兴起,但蓝青松认为,大通的创新力度很强。“我们的C2B、数字化、智能定制,这一系列打法都是有体系的,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在学我们。”
 
  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自主品牌产品力和品牌力的上升,也令其得以主动走进合资品牌的腹地。
 
  在海外市场,上汽大通G10在2017年累计出口2435台,同比增长33%,处于国内15万以上商务MPV出口销量第一。皮卡车型T60在2017年7月开始,向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市场出口销售。
 
  “品牌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力说话,而跑赢竞争对手的秘籍是客户体验。”蓝青松介绍,这也是上汽大通进入国际市场的秘籍:同行都没有推出欧六(排放标准)的时候,上汽大通率先实现欧六;配置也相对领先,特别是一些新技术走在行业前列。
 
  上汽大通已走到海外主流发达国家,其纯电动宽体轻客EV80通过标准审核消费者在英国购买每辆EV80都可获得8000英镑的政府补贴,EV80也顺利进入德国市场。“我们把海外做了五大市场,第一个是澳新,第二个是欧洲,到2019年下一代V80上市以后,这一块市场容量会很大,包括电动车EV31,我们也一直在关注欧洲的法规,比较看重这些‘海豚市场’。另外,在东南亚、南美、中东都会发力。”
 
  新势力造车风风火火,但上汽大通已经在寻求终极解决方案。蓝青松透露:“上汽大通在纯电动车(EV)、氢燃料电池车(FCV)以及混合动力车(PHV)三方面均保持强有力的研发力度,未来旗下产品将全部实现电动化。”此外上汽大通还在进行领先的“黑科技”布局,将“四化”、智能网络、新能源等技术融入到产品中。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