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势力开始集中出海的时候,远景动力(Envision AESC) 已在海外布好了产业链先手棋。
这家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智能
电池科技公司正在欧美日市场开疆拓土。
远景动力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卫军透露,预计今年西班牙零碳产业园开工建设,内设规划产能50 GWh的动力电池工厂。美国肯塔基州正在新建一个工厂,也是远景动力在美第二座工厂。
截至目前,远景动力已在日本、英国、美国拥有三个工厂,和美国第二工厂同步开工的还有扩建的英国桑德兰市超级工厂、新建的法国杜埃超级工厂及日本茨城工厂。
赵卫军对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称,从现在起到2026年,远景动力的海外电池产能将陆续释放,规模约为150 GWh左右。
与国内友商相比,远景动力的海外能力建设走在前列。
供应链必须走向海外
作为和雷诺、日产、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汽车深度绑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远景动力的布局紧随客户。
“我认为供应链必须走向海外市场,海外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地化的要求日益增强。”赵卫军说,经过新冠疫情和今年国际局势的剧变,海外这些头部汽车厂商更加重视产业链本地化的供应能力。
“(客户)给我们订单的时候都非常明确地提出本地化供应的诉求,”赵卫军说,“远景动力新建的美国第二工厂正是为了更好地配套梅赛德斯-奔驰等一线品牌在北美市场供应电池。“
对于锂电产业链甚至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走出去”,赵卫军认为这既是要求也是机会。“(客户)诉求清楚之后,当地国家的政策也是配套的,同时他们也欢迎产业投资,因此电动汽车产业链是中国产业输出的关键机会。”
产业输出海外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建设。自2007年成立以来,远景科技集团一直是一家国际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项目,并设有多个海外研发中心,积累了多年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和人才资源。
2019年4月,远景科技集团完成对日产旗下电池公司AESC(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的收购,成立了远景动力。
AESC由日产和电气巨头NEC在2007年联合成立,为全球首款大规模商业化的纯电汽车——日产聆风(Leaf)供应电池。彼时,从全球范围来看,动力电池行业尚处襁褓,具有国际产能的锂电企业凤毛麟角。AESC的总部设在日本神奈川县,首座电池工厂在2009年开始量产,2012年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和英国桑德兰市的两座电池工厂相继投入使用,这样AESC在亚美欧三大洲都布下了基础。
赵卫军认为远景科技集团收购AESC,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远景电池产业的战略选择具有先见之明。
“它(原有三个海外电池基地及人才)的国际化其实给了远景科技集团一个非常大的助力。一方面是拥有核心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电池产业、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当地建立信任需要一个过程。”赵卫军说,“远景动力的海外业务正因为这三个工厂起步,获得了当地社区和国家认可其在海外建立电池工厂及其相关产业链的能力。”
基于过去的历史数据和案例,此前的国际化基础加强了远景动力出海获得当地支持的优势。
“我们‘走出去’的落地和推进的速度就更快一些,相关的成本会更具优势。”赵卫军说,“这几点优势加起来,使得我们现在出海供应链的建设走在了前列。”
赵卫军称,越来越多合作伙伴愿意和远景一起抱团出海。
“国内供应链的伙伴也非常认可这一次走向国际化的战略机遇,其实很多正极、负极、隔膜公司都开始布局,特别是基于零碳产业园模式,实现降本减碳”,赵卫军说。
7月18日,远景科技集团同西班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在西班牙建设欧洲大陆首座零碳产业园,同时布局动力电池超级工厂、零碳数字创新中心、智慧绿氢和智能风电等业务,助力西班牙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和智能数字技术生态。
远景利用先天海外优势,解决产业园相关的许可、规划、能源供给等问题,一方面方便产业链企业入驻,另一方面产业链的完善使得企业和当地政府以及汽车OEM的沟通效率更高。
相关配套产业链企业共同出海的模式,让远景动力的海外建设能力更强大。
继日产、本田等日系车客户和以雷诺、梅赛德斯-奔驰为代表的欧美系客户之后,远景动力又获得了两三个头部车企的订单。赵卫军透露称,目前和新客户处在最后签约阶段,未来在全球市场的交付会越来越多。
零碳产业园绿色赋能产业链
西班牙零碳产业园并不是远景第一个零碳产业园。
今年4月8日,远景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其全球首座零碳产业园。
为什么强调零碳生产、使用“绿电”?
赵卫军指出,国际车企在加速电气化转型,戴姆勒、沃尔沃、宝马、通用在内的14家主机厂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各自的减碳目标或“碳中和”时间表。
赵卫军曾在行业会议上称,如果不做出转型,企业将在电池出海方面存在高额碳成本。以欧盟为例,100 KWh电池包在生产环节碳排放约为5吨,潜在的碳成本为500欧元。
“与远景动力合作的很多头部供应链企业,被车厂客户明确要求,在2025年或在这之前必须实现零碳生产,所以他们使用绿电生产的诉求非常强烈。”赵卫军说。
在这种国际绿色贸易市场挑战下,远景通过建立零碳产业园,基于其零碳创新技术为产业链企业进行绿色赋能,使远景动力实现对电池出口的整体布局,一键获得电池国际通行护照。
根据规划,远景的鄂尔多斯工厂以生产储能电池和商用车动力电池为主,也为重卡换电提供服务。
不同于乘用车客户订单以三元锂电池为主,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以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一期规划一条动力电池和两条储能电池产线,产能为10.5 GWh。
赵卫军说:“零碳产业园不是简单建一个电池厂,是拿首期的电池作为龙头产业来拉动上下游。这一年来对上游的拉动效果显著。”
远景的电池产业在鄂尔多斯落地之后,也吸引了隆基股份在此投资建设一个上游材料(硅棒)项目。一方面风机、光伏等产品可以帮助鄂尔多斯当地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这些绿色装备制造也成为绿电消纳主体,比如隆基股份的硅棒项目预计未来消纳几十亿度电。
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内的首批6台风机已经开始为园区供电,预计年产1亿度电。内蒙古自治区具备新能源成本优势,再加上远景的产业园配套,能够极大降低运输成本、优化成本结构,这些优势促成了合作伙伴与远景达成很多早期战略合作,生产新品。
据赵卫军介绍,远景动力与上游的龙头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专门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今年上半年还开工了铜箔项目,设备进展比较快。
“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作为我们上游第一个开工的项目,可以确保未来我们在这里能够满足更多电池产能的产业链搭建,接下来还有负极材料、铜箔、铝箔等项目会陆续开工。”赵卫军说。
国家发改委对新增风电和光伏并网许可的新政,等于增加了对储能配备的要求。这引爆了整个储能市场。
“未来的调度和电力辅助化需求都会通过储能来实现。”赵卫军说,“储能放量之后对整个商业链形成利好拉动,也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链的紧张。”
远景在鄂尔多斯规划50-100 GWh的电池产能,赵卫军估计储能电池将至少占据一半,“国内巨大的储能市场以及内蒙当地的订单情况,让这里非常适合打造一个磷酸铁锂产业链。”
在储能领域,远景动力为包括远景能源在内的系统集成商配套储能电芯,目前已实现规模化交付。
远景能源是远景科技集团旗下国内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四的风机制造企业,对于能源领域有着深厚的经验与资源。通过与远景动力的强强联手,远景储能具备了行业少有的 “全栈技术能力”,即从电芯、BMS、PCS到EMS等储能系统主要的零部件全部自主研发生产。
配套远景动力的零碳储能电芯,远景能源以系统集成商的角色开始拿下国内及东南亚等市场的新能源发电侧配储、工商业储能等订单。在CNESA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中,远景能源位列2021年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十。远景动力也开始以储能电芯供应商的角色面向海内外实现规模化供货。
打造三大产品,全球产能复制
从开工到落成,远景鄂尔多斯零碳电池工厂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投产,目前正向满产冲刺。
“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克服了很多的困难,例如疫情冲击、当地人才培养、设备调试等多方面的挑战。”赵卫军介绍。
在鄂尔多斯基地,远景动力不仅生产全新一代的产品,同时采用行业领先的新设备和新工艺,持续降本增效,满足国内外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国内除了鄂尔多斯,远景动力在江苏无锡、湖北十堰还有生产基地。
今年2月,远景动力在江苏无锡的电池制造二期项目开工,规划产能超15 GWh,于2023年建成投产,其一期项目已实现量产。
同月,远景宣布拟在十堰市布局高端动力电池生产、商用车智能换电网络及装备制造、零碳汽车技术研究等五大项目。赵卫军对汽车商业评论记者说,年底十堰的第一条电池产线就可以投产,规划产能为20 GWh。
之所以能快速实现产能落地,“远景动力正着力打造三个‘产品’ :第一产品,即产品本身,通过材料、电芯、模组、pack等领域的持续开发。第二产品,即制造能力,对于生产装备、生产工艺、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发,第三是数字化的能力。” 赵卫军介绍。
远景动力会将这三大产品向全球各大生产基地复制。在远景动力看来,通过对电池业务的“产品化”,可以实现全球化标准的建立与输出,并持续对产品、制造、数字化等领域进行改进与优化,让远景动力的产能更快复制,产品品质持续引领市场,以满足全球客户对高端、绿色、本地化的产品需求。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