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亿扩产固态电池!国轩高科逆势突围,817 亿负债与 36% 产能利用率成隐忧

时间:2025-10-10 08:35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动力电池格局下的国轩突围:扩张与隐忧并存

 

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形成 “双寡头” 格局,以绝对优势领跑行业。面对这两座难以逾越的 “山峰”,二线厂商并未放弃竞争,其中国轩高科的突围意图尤为突出。

 

近期,国轩高科接连发布投资公告,计划在江苏南京与安徽芜湖分别投入 40 亿元,打造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与新能源电池基地。这两笔投资合计 80 亿元,核心目标直指固态电池产能的扩充。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布局并非孤立行动,早在 2024 年 12 月,国轩高科就已宣布将在摩洛哥与斯洛伐克建设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新一轮投资进一步彰显了其扩大市场份额的决心。

 

然而,国轩高科的激进扩张,是在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展开的。据 SMM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产能已达 4315GWh,而 EVTank 同期统计的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仅为 1545GWh,这意味着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仅为 36%。在市场需求疲软、产能闲置严重的情况下,国轩高科仍选择大举扩产,其 “逆势突围” 的战略意图可见一斑。

 

产能规模往往与行业话语权挂钩,但从国轩高科最新财务数据来看,扩张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根据其披露的 2025 年上半年财报,公司总负债已攀升至 817.8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72.22%。其中,短期借款金额达 193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 82.77 亿元,短期偿债压力显著。回溯至 2021 年,尚未大规模扩张时,国轩高科总负债仅为 242.4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55.58%,对比之下,近年来负债规模与负债比率的增长幅度已十分明显。对于国轩高科而言,逆势扩张虽能提升竞争力,但持续高企的负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国轩高科二十年发展史:从行业龙头到二线追赶

 

国轩高科的发展轨迹,最早可追溯至 2005 年。其创始人李缜在房地产领域取得成功后,偶然发现太阳能路灯因电池耐用性不足,往往使用半年便会失效,这一现象让他开始关注电池技术的短板。

 

此后,李缜深入研究电池与储能技术,恰逢国内锂电技术在 “863” 计划与 “十一五” 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实现突破。2006 年,李缜抓住这一机遇,正式创立国轩高科,并将核心赛道锁定为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电池。巧合的是,2006 年也正是磷酸铁锂产业化加速推进的元年。

 

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国轩高科迅速崛起。2009 年,国内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863” 动力电池项目、“十城千辆” 工程等政策相继出台,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凭借磷酸铁锂在成本与安全上的双重优势,国轩高科充分享受行业红利:在 “十城千辆” 示范工程中,依托合肥作为首批试点城市的地缘优势,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合作,完成了全球首条新能源公交线路(合肥 18 路)的电池配套;2010 年,又推动 585 辆纯电动轿车投入示范运行,开创了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先河。

 

政策的助力让国轩高科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 年,成立仅 6 年的国轩高科便登顶国内动力电池产值榜首,当时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尚未形成如今的规模优势。2015 年,国轩高科通过借壳东源电器成功上市,成为 “A 股动力电池第一股”;2016 年,创始人李缜以 140 亿元身家成为安徽首富,公司毛利率一度高达 46.93%,迎来发展史上的 “黄金时期”。

 

但好景不长,2016 年底行业政策调整成为国轩高科发展的转折点。当时工信部引入电池能量密度补贴门槛,明确要求电池能量密度高于 120Wh/kg 方可获得补贴。而国轩高科主攻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仍徘徊在 115Wh/kg 以下,无法满足补贴要求。此后三年,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市场的装机占比暴跌至不足 15%,国轩高科的净利润也从 2016 年的 10.31 亿元骤降至 2020 年的 1.49 亿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凭借 CTP 技术、比亚迪依托刀片电池实现能量密度突破,逐步形成 “双寡头” 格局,国轩高科则逐渐被甩至二线阵营。

 

2021 年,经历了多年起伏的国轩高科开始加速追赶。一方面,公司引入大众中国作为大股东,借助外资力量优化技术与管理;另一方面,启动大规模产能扩张计划,试图通过提升产能规模重夺行业话语权。从产能相关数据来看,2025 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固定资产为 287.2 亿元,在建工程为 178.6 亿元,两者合计 465.8 亿元;而 2020 年时,公司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仅为 83.12 亿元(固定资产 71.6 亿元、在建工程 11.52 亿元),五年间产能规模扩大了 5 倍。

 

激进扩张背后的三重风险

 

经过持续多年的扩张,国轩高科的产能规模已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渐凸显,主要集中在负债、产能利用率与研发三个维度。

 

1. 负债高企,现金流承压

随着扩张步伐加快,国轩高科的负债规模持续扩大。2025 年上半年,公司总负债达 817.8 亿元,较 2021 年的 242.4 亿元增长超 3 倍;资产负债率升至 72.22%,较 2021 年的 55.58% 提升 16 个百分点,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风险更为突出。2025 年上半年,国轩高科流动负债为 573.8 亿元,其中短期借款 193 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82.77 亿元,两项短期债务合计 275.77 亿元。但同期公司货币资金仅为 154.6 亿元,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现金流压力已十分明显。

 

2. 产能过剩显现,盈利水平落后

国轩高科当前有效产能约为 130GWh,计划 2025 年底提升至近 150GWh。产能扩张带动了市场份额的小幅增长,目前其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市占率为 3.6%,国内市占率 5.18%,位居行业第四,与第三名中创新航的差距缩小至不足 1.5 个百分点。

 

但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现状,让国轩高科面临产能闲置风险。2024 年全球锂电池产能利用率仅 36%,2025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进一步增至 5732GWh,同比增速 33%。据 EVTank 预测,2025 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 1899.3GWh,2030 年为 5127.3GWh,当前产能已能满足未来五年的市场需求,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长期存在。

 

反映到国轩高科自身,产能过剩的迹象已开始显现。2025 年上半年,公司存货金额达 97.56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53.69 亿元近乎翻倍;为消化产能,公司采取 “低价揽客” 策略,虽已为奇瑞星途星纪元 ES、吉利银河、零跑等车型配套电池,但盈利能力远不及头部企业 ——2025 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 14.24%,而宁德时代同期毛利率为 22.41%,差距显著。

 

3. 研发投入不足,固态电池赛道难破局

国轩高科将固态电池视为突破 “双寡头” 格局的关键方向,此次 80 亿元投资也主要用于固态电池产能建设。但在固态电池的核心竞争力 —— 研发实力上,国轩高科与头部企业仍有较大差距。

 

2025 年上半年,国轩高科研发费用仅为 10 亿元出头,而宁德时代同期研发费用已超 100 亿元。固态电池技术研发需要长期、大额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的不足,可能导致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与产品落地速度上落后于竞争对手,进而影响其突围计划的推进。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电池的“阴极”是正极还是负极?为什么总有人傻傻分不清?

    在电池的世界里,术语的混乱常常让人抓狂:有人说阴极就是正极,也有人说阴极明明是负极。就连某知名科普博主都曾在直播间翻车:锂电池放电时,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啊不对,到底哪个是正极? 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百年迷惑为什么电池的阴极是正极,阳极反而
    2025-09-26 10:32
  • 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从生活例子看懂核心原理

    很多人觉得 电池原理 是化学难题,但其实它们藏在遥控器、自行车、铁锅这些日常物品里。下面咱们就用 理论 + 生活案例 的方式,把三种电池的核心逻辑讲透,看完你会发现:原来原理这么好懂! 一、原电池:自己发电的 能量小马达 从 5 号干电池看懂核心逻辑
    2025-09-24 11:18
  • 深度解析:电池C率!

    编辑 1. C率全称 C率全称是充放电倍率,表示电池充放电的电流与其额定容量的比值,是衡量电池充放电速度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应用场景。 编辑 2. C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C率(C-rate)用于量化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公式为: C率(C-rate)= 充
    2025-10-09 17:25
  • 我们只知道电池的“循环寿命”,那你知道电池的“日历寿命”吗?

    在探讨电池性能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循环寿命这一术语,它指的是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能够完成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直到性能下降到某一特定阈值(如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然而,除了循环寿命,电池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性能指标日历寿命。 一、什么是电池
    2025-09-24 10:25
  • 锂电池的DOD(放电深度)如何影响寿命?

    一、什么是放电深度DOD? 放电深度(DOD)是指电池放电电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例如,一个额定容量为100Ah的锂电池,如果放电了80Ah,那么其放电深度就是80%。放电深度的深浅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寿命,放电越深,电池寿命越短。 编辑 二、DOD对锂电池寿命的
    2025-09-19 09:12
  • 欧盟新电池法执行深化:中国企业的合规突围与技术革新

    一、规则刚性约束下的市场分化格局 2025 年 8 月 18 日,欧盟《废旧电池管理》法规第 96 条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严格的电池环保法规进入全面执行阶段。该法规构建了 数字身份 + 碳足迹 + 责任延伸 的三维监管体系,对电池出口企业形成硬性约束。根据法规第
    2025-09-18 13:50
  • 高薪揽才 + 跨界合作:字节跳动的锂电池战略如何重塑行业格局

    一、高薪揽才:构建锂电池研发的 最强大脑 近期,字节跳动在招聘平台发布的 电池研发专家 职位引发行业震动。该岗位开出 4 万 - 7 万元月薪(15 薪制),年薪区间达 60 万 - 105 万元,核心职责涵盖锂离子电池、锂金属固态电池、硅负极电池等前沿领域的材料
    2025-09-30 08:37
  • 固态电池成热点!中科院在固态电池材料实现突破,多家公司透露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 迎来新进展,行业加速迈向量产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固态 锂电池 界面调控新方案,可以实现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进而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大、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除了科研院所,
    2025-09-29 08:51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