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一带一路”的政策指导下,基建、水泥建材、港口等传统行业会成为最先受益的投资热点,而在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里,不少企业抢滩“一带一路”,加速业务出海。
光伏行业是“一带一路”中的活跃分子,“走出去”是国内光伏企业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道路。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吉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与此同时,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多晶硅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17.5%;硅片产量约63GW,同比增长31.2%,光伏
电池产量约为49GW,同比增长19.5%;光伏组件产量约为53GW,同比增长20.7%。上述数据明确体现出,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规模已经冠绝全球。
日益增长的产能数值却也显示出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扰,因此,外销成为缓解国内产能的一剂良药。
此外,一项针对全球光伏电池及组件的“201条款”调查申请,近期由美国光伏企业Suniva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这是继“双反”之后,足以将全球光伏贸易战全面升级的举措,若申请通过将进一步挤压中国光伏企业的外部生存空间。因此,中国光伏企业抱团实施“走出去”,可提高行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事实上,国内诸多光伏企业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以A股光伏企业为例,根据界面新闻的不完全统计,包括协鑫集成(002506.SZ)、阳光电源(300274.SZ)、隆基股份(601012.SH)等国内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在内,共有9家A股光伏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光伏概念股。而从上述公司2016年的境外业绩来看,8家企业去年的境外收入实现增长。
9家A股“一带一路”光伏概念股2016年海外业务业绩情况
协鑫集成2016年境外业务收入为12.27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高达844.40%。协鑫集成在2016年度报告中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逐步提高海外业务,以合作模式在越南及印度展开布局。去年年底,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其拟投资约2.22亿元,与越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能合作,打造600MW海外电池产能。而此前,协鑫集成于2015年曾与印度就建立太阳能组件制造工厂及综合智慧能源城镇达成合作共识,从而实现了该公司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布局。
印度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不少A股光伏企业将自己“一带一路”的起点选择于此。其中,印度最为热门。近两年,印度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光伏新兴市场。这得益于,在宏大的光伏发展计划刺激下,印度的光伏装机规模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巨大的装机需求吸引了诸多中国光伏企业前去“掘金”,除协鑫集成外,2015年以来,阳光电源、隆基股份、中利集团(002309.SZ)、东方日升(300118.SZ)、*ST海润(600401.SH)等国内主流光伏企业均在印度开展投资。
东方日升2016年实现境外市场业务收入26.44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82.64%。在9只“一带一路”光伏概念股中,这一增速排在第二位。2015年,东方日升进军印度市场,斩获175MW太阳能组件订单,并大幅提升在自身业务在印度市场的份额。中利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中立腾晖则在5年前便已经瞄准印度市场,2015年,该公司获得了一份222MW的组件合同。2016年,中利集团境外业务收入高达29.74亿元,同比增长69.13%。
此外,隆基股份也将自己全球化的第一站放在印度,其在2015年与印度安德拉邦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规模约15亿元的项目,拟在安德拉邦Chittoor地区Sri City投资建设500MW单晶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国内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同样于2015年在印度设立办事处,并于次年斩获150MW集中式逆变器供货合同。
A股光伏企业近期在印度市场的最新公开进展,来自于*ST海润。这家在去年巨亏近12亿元的光伏企业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布局上同样积极——5月8日,*ST海润合资公司Medak Solar Projects Pvt.Ltd.在印度特伦甘纳邦(Telangana)完成了一个8.2MW的光伏项目开放存取模式并网发电,此为*ST海润在印度的第二个获得开放存取执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