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最新一期新能源汽车目录推出的同时,根据公告的管理规定,国内数百家车企的3025款新能源车型被停止生产与停止销售。这一数字甚至是2016年全年准入车型的近两倍,这不能不让业界感到惊讶。由此也不难想象,新能源车变问题车,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毕竟,这些被禁的车型,绝大多数都未到规定的报废期,这样一来,又有多少不合格车辆行驶在路上,而且冠以着所谓新能源的标签招摇过市呢?
从被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看出,三千款新能源车型所涉及到的车企多达243家,其中,问题最多的客车企业与主流车企当属一汽与东风等大企业,像这次东风被禁的型车多达94款,一汽也达到16款之多,而已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青年汽车,则是以58款被禁车辆赫然在列。同样,客车企业中像扬州亚星客车、郑州宇通汽车以及金龙联合汽车,分别以118款、120款和190款的被禁止车型让人瞠目结舌!虽然说,尚不了解这些车型被禁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短时期内就出现如此多的不合格、不达标新能源汽车,确实说明了新能源车制造中潜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这一现象的出现,使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在新能源汽车不断涌入的情况下,治理乱象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在政府提出新能源试点与开放市场之初,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有限,也有人提出了要以收编低速
电动车来充实市场份额的想法。然而,随着更多的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再加之国内出台的乘用车双积分制度迫在眉睫,已经使企业把新能源汽车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一来,新能源车的更多涌入自然不可避免。而要想让新能源汽车真正符合环保要求,真正可以推进国内汽车发展,就需要认真过滤掉鱼龙混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会导致骗补、数据造假以及充数等问题影响到整个产业!
可以看得出来,相关部门对这一次新能源车不达标的现象,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严厉措施。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一经准入,就可以不受限制地走向社会,所以,仅仅是限制新车的销售,显然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所以,这就需要先明确限制的原因,再根据被限的具体车型进行管理,这才是最负责任的表现。这是因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被禁,一部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放弃,另一部分是由于技术与品质检验不过关所致,这些无不都是新能源汽车短时间内就过时的一大信号。面对着这些问题,除了建立相应的保障举措,以避免问题车辆形成社会问题之外,更多地是要以这些问题为戒,只有这样,才是对新能源汽车在管理上负责任的表现!
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应仅仅是对如此庞大的新能源车一禁了之,而是需要反思为什么让这些车型容易蒙混过关、如何才能够对现在社会上的车型加以严管,又如何对待消费者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才是比什么都更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短时期内蜂拥而上,这样的产业浪费谁来负责,又该如何进行抑制,这也是行业管理要认真反思的大问题。
曾经的骗补已经是一大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对于像一汽、东风、宇通以及金龙这样的大型车企来说,如此多的车型被禁还是小事,而如何对消费者后续消费负责,才是更大的事情!
从另一方面讲,有如此多的车型被禁止销售,这只能改变以后消费市场的面貌,而不能改变消费者拥有这些车型的现实。所以,如何对这些已销售车型的问题管理、问题保障以及一系列补救措施都是需要车企给出解决方案与办法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能够在这些车型被禁的情况下吃下定心丸!否则,除了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混乱以外,还容易给国内新能源车抹黑!
同样,对于新能源汽车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被禁问题,很显然也是与国内准入机制与准入门槛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的,这就需要对准入机制进行合理的改革、并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只有如此,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发展,才能够顺理成章地进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地敦促汽车企业,把心思更多地用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层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