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化学储能的应用市场。不过,相对于其他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储能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随着锂
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未来几年里,锂电储能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日前举行的首届全国用户侧储能细分市场开发与应用高层研讨会上表示。
储能领域多家上市公司南都电源、协鑫集成、猛狮科技、中恒电气等均参与了此次会议,就用户侧储能投资运营商业模式、退役动力电池储能梯次利用、储能在用户侧应用的价值及前景等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商业化运营逐步加速
“当前,储能在新能源并网、电力辅助服务、微电网、工商业用户侧、通信及应急电源领域正在逐步摸索商业化的应用模式,有些已经初步实现有条件的商业化运行。随着技术的进步、装机量的扩大、成本的降低及市场机制的完善,大规模储能应用将迈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五’期间有望达到千亿市场规模。”刘勇对储能市场的前景颇为看好。
广东省电力设计院资深专家楚攀对上证报记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虽然储能的成本比较高,但高成本并非制约储能行业发展的瓶颈,只要找到恰当的盈利模式,储能电池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目前在一些通讯基站的应用方面,已经使用储能电池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新型的储能电池不仅在基站内起到了备用电源的作用,而且积极参与基站的运行,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了基站的运行成本,并且提升了基站的运行可靠性,可谓一箭双雕。”
作为国内能源互联网储能龙头企业,南都电源于去年底成立了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成为南都电源布局储能产业的主体平台。此次会议上,谈及用户侧储能投资运营商业模式,南都能源总经理于建华介绍称,公司储能“投资+运营”商用化模式类似于合同能源管理(EPC)模式,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到目前为止,南都针对储能产业发展后续资金总计有70亿元,投资开发规模总签约量超过2GWh。
今年年初,南都电源中标中移动121.7MWh储能及备电项目,标志着南都“投资+运营”储能商业化模式成功打开了数据中心市场,实现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领域的削峰填谷储能应用。据悉,该项目用户收益点在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给用户节约投资成本约1.27亿元,运营成本约9889.7万元。
于建华表示:“我们现在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但是到最后寿命终止的时候资产还是回归南都电源,更多是通过用户侧削峰填谷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直接给用户带来经济效应,并在应用的过程中给用户带来其他附加值。”
同样在商业价值的挖掘上,科陆电子选择推进储能技术在电力调频领域的应用。据介绍,上半年,公司中标承建的山西同达电厂储能AGC调频项目顺利建成,日前已试运营并取得超预期的收益。该项目建设规模为9MW/4.478MWh,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电力调频项目。
得益于公司智能电网业务稳步发展,以及新能源、智慧仓储及海外市场的拓展等,科陆电子预计,今年1月至9月,公司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00%至250%。
科陆电子储能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卫良对记者表示:“用户侧储能商业化的关键问题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收入。一方面,通过产业链整合、技术进步、批量化、标准化、智能运维等方式来降低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峰谷差价套利、优化调度、实现储能和售电相结合来提高项目用户侧储能收入。”
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前景可观
储能是实现削峰填谷、需求侧管理、电动汽车储能充电站等环节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实现工商业储能系统的商业化推广,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大热点。作为中恒电气旗下从事储能业务的公司,上海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利用退役动力电池搭建工商业储能系统、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的思路。
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国家关于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及行业内动力锂电产能的全面释放,行业内多家企业认为,国内动力锂电将阶段性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不少锂电企业针对此开始探索锂电梯次利用的问题。
上海煦达总经理李剑铎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每年几十万辆的投放速度,未来3至5年一定会有大批退役动力电池出现在市场。不像以前的铅酸电池使用完之后完全没有利用价值,退役后的锂电池其本身还有60%至80%的生命容量。通过解决退役电池的一致性问题、保障电池安全和可靠的长时间使用寿命、降低成本等方式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这将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方向。”
据行业人士预计,自今年起,我国将会迎来首批动力电池退役潮,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另据预测,我国废旧动力锂电池能够创造的回收市场将超过百亿元。
“近几年内,在储能本体和材料技术没有大幅突破的情况下,退役电池梯次利用在技术和经济上应该是最有可为的方向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徐毅虎对记者表示。
今年年初,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废旧电池等再生资源利用规模和精细化发展,探索建立废旧电池产品回收利用新模式。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明确要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支持建立经济性好的回收利用模式,开展梯级利用和再利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示范应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