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订单情况怎么样?某市公交车招标你们中标了吗?”类似的寒暄已成为近期客车营销员之间的标准问候语。
假如近期网传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提前退坡”成真,2019年的补贴下降标准将在2018年提前实施,那么2018年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幅度将近40%。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2018年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分水岭”。
年末,为了抓住补贴政策退坡前的“最后时间”,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订单剧增,生产线繁忙。
生产线上“窥探”行业变化
记者近日走访宇通客车、金龙客车、比亚迪及宁德时代等主流客车生产企业及零部件企业时发现,每家企业的生产线都在高速运转,一线工人更是加班加点;市场营销人员纷纷在公交公司、客运公司等用户间穿梭;后勤管理人员及相关管理层,走市场,做调研,搞活动……忙得不亦乐乎。
繁忙的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显著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4万辆和3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2%和37.7%。
近日,在交通运输部第十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将达到20万辆,提前实现2020年的目标。如果包括公交车、出租车、配送车辆在内,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总量将突破30万辆。另外,预计到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总量将达到60万辆,此前制定的目标有望翻倍。
市场优胜劣汰带动商业模式转变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连续变化,一方面提升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度,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产业格局的分层。
以宇通客车为代表的传统客车企业,在新能源与传统客车的市场竞争中,稳健成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以比亚迪、银隆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借力资本杠杆,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风生水起。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由盈转亏,如恒通客车、长安客车、少林客车等产品定位中低端的企业,被迫在新能源的竞争中转型,部分企业甚至黯然退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商业模式,已经从简单的买卖关系变成了资本的猎场。
牵手格力电器,借力明星企业家董明珠,银隆新能源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令人啧啧称奇。
在2017年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银隆新能源
电池、新能源汽车所长赵雪玲表示,公司自去年开始发展迅速,目前产业链已覆盖
电池生产、储能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其中,邯郸、石家庄、珠海三地拥有稳定生产的完整产业园,美国内华达州则是公司的销售和研发基地;天津和成都产业园将在今年年底正式投产;兰州和南京产业园目前也在紧张建设中,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正式投产。
针对银隆新能源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有同行认为是“异军突起”,也有人认为是“市场搅局”。
与此同时,无论是以沃特玛为首的中小企业联盟的商业模式,还是将新能源国家补贴、地方补贴、运营补贴等扶持政策统一打包,提前垫付的贵州云谷模式,都是争议不断。这到底是智慧的蛰伏,还是资本的闹剧?这一切,或许市场最有发言权。
聚焦品质 行业需“冷静”
投资换市场,没有品质护航,注定没有方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技术的沉淀非一日之功。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国内某知名汽车发动机厂家生产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在实际运营中漏洞百出,故障频繁。陕西西安、山西太原、河北石家庄等地的新能源出租车、公交车出现了电池续航能力差,故障多,甚至出现刹车失灵、电池自燃等极端现象。
新能源汽车产业并非资本的狂欢,专家认为,遏制产业盲目发展之风,相关的资金政策要从紧。希望网传的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滑,能让行业“冷静”下来,将关注点放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上。
随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无人驾驶、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涌现,他们能否开拓汽车产业的另一片疆场也未可知。
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积累与沉淀,未来之路必然更加稳健。相信2018年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分水岭”,向高品质、高质量层面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