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市场驱动的关键路径:技术合作与共享

时间:2018-05-31 10:02来源:新能源车业 作者:周磊
点击:

        5月29日,在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中心有限公司、宁波杭州湾新区政府和吉利汽车集团联合主办的首届龙湾论坛上,李书福表示愿意将吉利现有电动车技术架构与同行共享,以此扩大规模,提升中国汽车能力。笔者认为,李书福所倡导的技术合作固然有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但对于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寻求产品和技术合作应为中国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路径。
 
        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和产业成熟需要时间
 
        在国家产业政策战略性支持、消费者日益增加对新能源汽车认可、充电设施不断完善等多重利好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当前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17年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了53.8%和53.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7.8万辆和4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7%和82.1%;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万辆和1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3%和39.4%。从保有量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
 
        但一片火热的背后,应理性看到,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根本上受制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不成熟,成本居高不下。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可能并不具备市场化的条件,大概率还是要依赖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降低购买门槛以培育市场。
 
        在过去的2017年,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明显,但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及部分车企大幅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新能源车企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因此未来的3到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需要较大的政策和产业补贴支持,需要更多时间来推动技术成熟和市场化。
 
        跨国车企迎头赶上,留给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多
 
        单从数据而言,在新能源车布局上,自主车企明显比跨国车企先行一步,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基本是由清一色的自主品牌占据。2017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达到15.9%,2018年年1-3月份达到18%,大幅领先于合资品牌。但是在中国市场吸引和环保政策的倒逼下,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企业都已经开始发力新能源汽车。
 
        作为全球第一大车企,在加速赴考中国“双积分”新政的过程中,丰田将采取一条史无前例的路线,并非依赖于自身加速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推出,而是采用广汽的低成本技术开发。
 
广汽丰田旗下电动车使用广汽品牌标识
 
        无独有偶,同为日系的本田也采用了相似的路线,本田已经宣布2018年是本田在华的电动车元年,由广汽本田与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理念品牌首款纯电动车也将于今年推出,使用的同样是合资自主品牌,而非本田品牌。
 
        相比于日系车企,以宝马为代表的德系车企则更为激进和凶猛,5月28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在沈阳正式破土动工,这是继去年10月沈阳动力电池中心投产后,华晨宝马在推动新能源战略本土化发展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
 
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项目在沈阳正式破土动工
 
        尽管不能就此论断中国品牌失去先发优势,但毫无疑问,盈利能力、品牌溢价、体系能力远远超出自主品牌的跨国汽车一旦发力,将带给自主品牌极大的挑战。
 
        重压之下,单打独斗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发展模式已无出路

        回到龙湾论坛上李书福的讲话,李书福宣布吉利很愿意共享新能源、电动汽车专用架构模块。一方面固然可以理解为开放产品和技术平台,如能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吉利有望执产业发展之牛耳,一如谷歌对于安卓的控制。但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对于吉利还是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寻求技术共享合作已成为现实理性的选择,甚至可以称之为必须的抉择。
 
        一如李书福的坦言:5年以后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完全放开,中国车企将面临更加直接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汽车和挑战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的43%(市场份额)都是中低端,是不赚钱的;人家的56%是中高端,是赚钱的,赚很多钱。是引领性的,原创性的。我们很多不是原创的,很多是不可持续性。”“人家一个公司一年产量就是一千多万辆,吉利才100多万辆。”显然,规模问题影响的是包括研发能力、成本优势、质量管理能力、可持续性、话语权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对于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而言,要真正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没有三五年时间,没有几十亿投入,没有大量人力投入,是不可能成功。而受制于薄弱的盈利能力和有限的资源,中国品牌必须寻求协同发展,而其中,产品和技术平台的共享合作无疑是关键。
 
        之于行业内外,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品牌的最大战略机遇已无可置疑。然而对于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中国品牌产业而言,要同自己体量高出几倍的跨国车企开展竞争,比拼的不是一己之力的速招制敌,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以技术共享合作为关键着力点,强化合作,战略协同,才能巩固先发优势和赢得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主导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产能小、成本高、电力技术威胁 氢炒作是如何失败的?

    分析认为,问题不仅仅是扩大氢气生产比预期更困难,氢能实际用途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也是一大问题。如今,包括电热电池和热泵等基于电力的技术已经快速发展,成为除了氢能以外的可选项。而如果这些电力技术继续发展,2050年碳排放清零目标中氢气的作用可能只有
    2024-05-21 09:50
  • 科创板业绩会电池专场:行业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 企业披露新技术进展

    科创板集体业绩会电池专场:行业低端产能将加速出清 企业披露新技术进展 财联社 2024-05-09 20:54 《科创板日报》5月9日讯(记者 余佳欣) 近期,锂电行业迎来多方利好,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锂电下行周期或迎转机。在今日(5月9日)举行的2023年度科创板
    2024-05-10 11:16
  •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临,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块电池,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兢兢业业地“服务”了8年后迎来“退休”,但它的主人却在此时犯了难:想要回收回本,正规企业开出的价格太低,几乎等于卖废品。
    2024-05-03 20:31
  • 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导入,新能源商用车或迎新突破

    固态电池的“热风”,终于吹到了商用车领域。
    2024-04-25 17:52
  • 新型储能行业需回归技术创新主航道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项目实际利用率不高、安全监管亟待升级等问题。业界呼吁,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
    2024-04-21 14:30
  • 固态电池“上车”风口再起:技术创新还是故事噱头?

    随着中国智能电动车的渗透率迈过40%的分水岭,汽车行业的动能转换拐点无限靠近,竞争愈发激烈、同质化愈发严重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正在加速寻找差异化立足点。 继800V、超快充、城市导航辅助驾驶争先上车以后,行业需要新的故事来提振士气,作为没有明显短板、
    2024-04-17 09:37
  • 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

    记者4月1日晚从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一列装配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欧(中亚)班列当日从青海西宁启程,驶往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标志着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正式销往中亚。 4月1
    2024-04-03 08:07
  • 《ESG Weekly》:安全事故不断 动力电池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挑战

    继续用技术创新来推动极限,克服困难,成为科研工作者、动力电池企业们的共同宏愿。
    2024-03-31 07:33
  • 重型车辆液氢储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氢能新赛道或加速发展

    据报道,记者1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牵头开展的重型车辆液氢储供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项目历时3年完成了车载液氢储供系统7项关键技术攻关。
    2024-03-15 08:13
  • 行业步入筑底期 关注电池出海与新技术落地

    东兴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锂电池环节盈利提升的关键在于与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与成本端控制能力。头部厂商技术积累深厚,更具差异化的产品矩阵可充分覆盖下游客户不同层级需求,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且在生产规模、精细化制造能力以及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等方面全
    2024-03-13 09:09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