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里程以及充电难,一直是限制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约21万个,总车桩比约为8:1,远远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充电需求。
显然,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充电桩市场一度迎来了资本的热烈追逐,不少A股上市公司企图在产业爆发前夜抢得先机。吊诡的是,市场空间巨大,需求不减,但是数量越多,桩企亏损却越来越大。如何寻找到一条清晰的盈利模式,这是目前充电桩企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金流命门
烧钱,这是投资充电桩绕不过的门槛。
2016年国内四大主流运营商(国家电网、普天新能源、万帮新能源、特来电)的充电量大约在2亿度,充电服务费算0.8元/度,一年的充电服务费收入也仅有1亿多元,但这些运营商的投入却超过了数十亿以上。例如国家电网在2016年的总投入高达60多亿元,盈利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目前,充电桩运营的主要盈利来自服务费、电力差价和增值服务等三个部分。充电电费和服务费,这是大部分运营商的基本盈利方式。
据多家券商的研究,按市场平均价格,慢充公共充电桩成本均价2万元,快速充电桩成本在10万-20万元之间,加之土地使用费、基础设施、配电设施、运营等成本,仅依靠售电价差和充电服务费,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盈利的目标。另外,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低下是导致运营效率不高的致命问题。
如果不改变这些现状,投资再多的充电桩也是徒劳。前期投资规模巨大,盈利模式不清晰,回报周期长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各家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将是遏制其发展的命门。
模式选择
总结来看,当前国内充电桩运营模式已由早期的运营商主导模式拓展为运营商主导、车企主导、车桩合作、众筹、分时租赁等五大典型模式:
众筹模式、车桩合作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电动汽车消费,如比亚迪和万帮合作,为太原市8000辆出租车一次性更新为电动汽车提供保障;吉利与富电科技合作使帝EV快速打开市场,取得良好表现。
电动汽车分时时租赁模式在 2016 年得到快速发展,其特点是:分时共享、按需付费、全程自助、随时租赁、随处归还。
通过大数据平台支撑运营商由单一充电服务向提供增值服务拓展:电动汽车销售、电动汽车运维、用户出行服务等。
目前充电桩市场上有百余家运营商,国家电网、特锐德(特来电)、普天、万帮(星星充电)作为前四大运营商占据了86%的市场份额。
万帮新能源唯一盈利企业
虽然充电桩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但作为唯一持续盈利的运营商,万帮新能源旗下的星星充电非常值得研究。
首先,私人充电桩共享是星星充电所倡导的运营模式。目前市场中私人充电桩空闲率高达75%,随着共享理念的普及,“私桩共享”的市场潜力巨大。其次,与地方政府以及车企合作,拓展2B业务。例如,帮助太原8300多辆出租车彻底完成电动化;在上海,星星服务了近2万台电动专车。
另外,万帮新能源走的是全产业链模式,旗下的四块业务,涵盖了充电设备生产、运营、新能源汽车销售、私人用户充电桩的配套服务。全产业链的好处就是,万帮的充电桩设备均为自采,而且还可以对外销售,整体运营效率会更高。
万帮甚至还面向市场提供金融解决方案、二手车买卖甚至保险代理。这些都能为其盈利找到一些出路。
特锐德数量第一
中国数量规模最大的充电桩企业,特锐德旗下特来电备受关注。
然而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日前发布的《给特锐德股东的一封信》中称,2018年特来电的目标是将亏损减少至1亿元左右,争取达到盈亏平衡。
作为充电桩第一股,尚且如此,充电桩股票焉能不让投资者屡屡失望。据悉,2017年,国家电网投资63.3亿元,建设42304个,占比61%;特锐德投资50亿元,建设97559个,占比29%;万帮新能源投资8.1亿元 ,建设28521个,占比8%;中国普天投资2.1亿元 ,建设14660个,占比2%。
如此高规模的投入,数量庞大的充电桩,其运营管理成本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此,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特锐德提出“大系统卖电、大平台卖车、大合作租车、大数据修车、大支付金融、大客户电商”六大商业模式,以大数据云平台对充电数据的分析,围绕充电服务衍生的增值服务为新的盈利点。
然而,这样的商业模式并不具备较高的门槛,复制性较强。本就负重前行,在特来电2016年亏损2.9亿元,2017年亏损1.9亿元的前提下,2018年特来电能否完成董事长少亏损1个亿的“小目标”,还需时间的检验。
国家电网央企国家队
与民企相比,国家电网拥有政策及资源的先天优势,特别在电网资源、电价制定、土地使用、行业标准等方面占得先机。
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国家电网最先尝试了充电桩保险服务模式,通过与保险企业合作,国家电网通过赠送充电桩保险的方式,为客户保障充电安全。对于售车模式的尝试,国家电网推出“国网商城”,包含销售电动汽车业务。
国家电网计划到2020年建设公共充电桩12万个,覆盖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所有城市,并在已建成的全球最大智慧车联网平台基础上,接入充电桩300万个。
虽然仍未盈利,但作为标准制定者,国家电网在规模增量和政策上的优势,将是其最大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