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清洁能源企业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消息备受关注。据悉,潍柴动力将投资1.63亿美元认购前者19.9%的股份,成为前者的最大单一投资者。
同时,两家公司将在山东成立合资企业,潍柴动力持股51%,巴拉德持股49%,研发生产“氢燃料
电池动力系统产品”供中国市场使用。同时,合资公司将拥有巴拉德下一代电堆及模组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独家权利。
潍柴动力重金押注燃料电池技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有业内人士认为,巴拉德已在燃料电池领域深耕近30年,技术水平全球领先,潍柴动力与其合作,如果能完成前沿技术转移、整合全球资源,将对国内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较大推动。
然而,另一种担忧之声也引起了业界反思: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能否真正买得来?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回顾巴拉德自2013年起与中国公司的多次合作,无论是模块组装这种劳动密集型技术转移,还是双极板和电堆生产的高科技技术转移,巴拉德始终把核心的“膜电极技术”握在手中,并不对外开放。
“燃料电池电堆里面有两个最关键的核心部件技术:双极板和膜电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就双极板来看,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此前已花费2000万美元将其购买,目前万台级生产线已建成且达产,产品质量已达到巴拉德的品控要求。
就“膜电极”来看,它相当于燃料电池的芯片,目前国鸿氢能、潍柴动力却均采取了向巴拉德采购的模式,但并未获得巴拉德最核心的膜电极技术授权。由此一来,受制于人的问题仍然存在。因而,想要突破燃料电池的发展瓶颈,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巴拉德的技术转移战略是‘一女多嫁’,即同一产品多家授权。”中投顾问分析师说,例如HD-85这款85kW模块产品先后授权给4家中国公司,分别为国鸿氢能、大洋电机、南通泽合、碧空氢能;30/60kW模块产品共授权给2家中国公司,即国鸿氢能、大洋电机。“这容易导致上述公司陷入价格内战,巴拉德则可通过销售组件和抽取专利费的方式旱涝保收。”
根据巴拉德的官方数据,该公司从2013年起已多次与中国公司合作,并获得至少4.4亿美元的收入,收入来源包括技术转让授权、股权投资、模块销售和膜电极销售。其中,技术转让授权的收入为1.68亿美元,产品涉及电堆独家授权、基站备用电源、85kW燃料电池模块、30/60kW燃料电池模块。
据专家介绍,潍柴动力此次购买的是巴拉德“下一代LCS电堆”的独家生产和基于LCS燃料电池模块组装的授权。不过,“下一代LCS电堆”技术目前尚未成型,预计于2019年年底正式发布,但与现有的9SSL电堆相比,该技术从性能、寿命和成本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此前,国鸿氢能的合资公司已投巨资购买了巴拉德上一代9SSL电堆生产技术,因此新技术的推出将对已购买老技术的厂商带来冲击,国鸿氢能的9SSL产品将较难面对国内的同业竞争。”某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说,国鸿氢能的合资公司和巴拉德签有5年合计至少1.5亿美元独家膜电极的供应协议,未来5年都有膜电极最低采购量的义务。“国鸿氢能今天面临的尴尬,是否将成为潍柴巴拉德合资公司明天要面临的问题,值得深思。”
因此,在核心技术问题上,国内公司需要在处理与先进技术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下,保持研发投入,加速关键技术的国产化能力,逐渐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境。只有在我国燃料电池核心技术自主、自立、自强的前提下,国内燃料电池行业才可能冲破桎梏,取得更大的发展。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