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车成风口谁能“红海”突围?

时间:2018-09-11 10:03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最近,国内饮品行业巨头娃哈哈闹出了一则“乌龙”事件。
 
  事件缘起于本月6日有媒体爆出,娃哈哈新成立了一家名曰“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其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技术等。
 
  一时,“娃哈哈意欲涉足造车业务”、“娃哈哈首款车型命名AD系列”等传闻或调侃甚嚣尘上。
 
  时代财经查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该新公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舞阳街道德清地理信息小镇C区4幢(莫干山国家高新区),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企业管理咨询。
 
  在国内跨界造车的消息频频传出之际,娃哈哈有造车的想法也并不稀奇,社会对此亦“司空见惯”,毕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外界看来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不过在该消息愈演愈烈的时候,娃哈哈官方第二天随即在微博澄清,声称“在德清成立的创新中心只是一家从事创新技术研发的企业,今后从事的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孵化和转让,并没有在造车”。
 
  至此,这起“乌龙”事件最终“水落石出”。虽说此事被官方澄清为“小误会”,但误会的缘起亦反映出近年来跨界造车的火热。
 
  三股势力“催热”跨界造车
 
  近几年,跨界造车的热潮波涛汹涌,大批非汽车类企业纷纷裹挟着资本跨界而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新能源汽车或智能汽车的研发制造大军中来,并大有颠覆传统汽车产业之势。这些跨界企业一方面希望在庞大的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也希望透过跨界来寻求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跨界造车目前存在的仍然是“求大求规模”的概念,因为汽车行业产值利润较大,很多企业希望通过跨界造车实现更快地发展,实现自我转型或扩张。
 
  结合现时国内出现的跨界造车企业来看,不难发现主要有三大类别,包括互联网企业、传统实业企业及造车新势力。这三股势力声势浩大,“催热”了跨界造车的发展。
 
  其中,由互联网三巨头BAT(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领衔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凭借着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天生敏感及掌握信息渠道的绝对优势,在造车浪潮中最快抢占了先发位置。它们主要投入研发技术,尤其是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同时,这些企业也与传统车企合作,通过搭载系统等方式加大在汽车市场的布局。目前传统汽车制造技术较为成熟,而互联网科技企业自身则拥有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科技资源,通过与传统车企强强联合,实现在合作研发汽车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
 
  拥有雄厚资金的传统实业企业则充当着跨界造车的“中坚力量”之一,如乐视、格力、创维等家电企业,宝能、恒大、万达、华夏幸福等房地产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跨界汽车市场,它们本身的业务能力较好,经营状况良好,有足够的资本实力投身车市,如华夏幸福入股合众汽车、宝能收购观致汽车、恒大入主法拉第未来等。
 
  其实,家电企业进入造车领域早有先例。1997年,春兰集团斥资7.3亿元收购当时亏损的南京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所属的专业汽车制造总厂,改名为“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开启了家电企业涉足汽车领域的先河。其后,2003年,奥克斯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收购沈阳双马汽车,获得SUV和皮卡生产许可,随即国内家电业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却以失败告终后。如今再度卷土重来。但这一次它们的目光瞄准不再是传统汽车产业,而是把重点放在了传统车企都没有完全玩转的新能源汽车领域。
 
  而造车新势力更是“势头很足”,积极布局推出自有品牌,其中以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零跑汽车、奇点汽车等为典型代表。这类新势力企业从创始人到投资人以及合作伙伴,大多来自互联网、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并集合多行业优势,直接参与到研发、制造中,以推出自有的汽车品牌。
 
  热点聚焦新能源及智能化
 
  然而,无论是互联网企业、传统实业企业,还是新势力造车,主要都聚焦在两大方面: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电能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而智能汽车则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局域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又被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
 
  非汽车类企业掀起跨界造车热潮,特别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追逐,主要是看好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广阔前景。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新投入整车项目累计达到91个,其中有21个省上马了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283亿元;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中,到2020年将超过2000万辆。
 
  而智能汽车方面,随着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增强,未来市场增量空间较大。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当中提及,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从美国谷歌的Waymo,到中国的百度阿波罗、景驰、小马智行等,“无人驾驶大战”正在剑拔弩张地上演,各企业在通往打造“汽车人”的路上各显神通。
 
  行业“迎风”混战鹿死谁手未知
 
  在行业的“风口”下,一张全新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的版图已初具雏形,汽车行业的升级换代不断加快,但亦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无遗,显示出了跨界造车并非易事。
 
  汽车作为百年工业,庞大的资金链是进军条件之一,但从整车制造到后期售后等各个方面都是跨界企业不可忽视的环节。崔东树对时代财经表示,目前跨界造车的大部分企业发展都不太好,由于汽车行业要求本身比较高,许多企业并没有太多相关的技术支撑,因此极其难有表现。
 
  就准入条件而言,新能源汽车资质争夺异常惨烈。跨界企业如若想独立制造新能源汽车,首先得获得工信部和发改委共同的资质认可。虽然在2015年发改委公布了新能源企业管理新规定以后,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有了独立的生产资质,但此后两年获得发改委独立新建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不过15家左右,其中双资质(同时包括在工信部名录)的纯电动车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包括云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铃新能源、兰州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及合众新能源。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风头强劲的造车新势力均没有生产资质,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缓慢,且始终难有量产车的踪影。
 
  同时,随着补贴政策大幅退坡,以及传统车企的介入,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渐丧失,而想取得进一步突破,还是要在产品技术与性能上有所提升,尤其在续航里程上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事实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跨界造车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由于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屡屡出现。近期连续发生的新能源车自燃事件,以及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死亡事故的时有发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随着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涌入,安全问题俨然已是第一瓢冷水。
 
  崔东树对时代财经表示,不少跨界企业的主业务与造车业务差距较大,进入汽车行业后投入是巨大的,稍有不慎可能会把其主业拖垮,因此现时不少企业在思考进入造车行业时越来越理性了。“随着房地产和地方土地价格相对高位,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造车风险越来越大,相信未来企业跨界造车将更积极慎重。”
 
  其实,从传统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就可以看出,量产一款新能源车型并非易事。现时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经验较为丰富的传统车企,如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在整车技术、动力集成等方面的技术积淀也绝非这些跨界企业在短时间内可以企及。如何在获批准入资格后,生产出与传统车企竞争力相当的产品,是跨界企业应该扎实迈出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临,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块电池,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兢兢业业地“服务”了8年后迎来“退休”,但它的主人却在此时犯了难:想要回收回本,正规企业开出的价格太低,几乎等于卖废品。
    2024-05-03 20:31
  • 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

    记者4月1日晚从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一列装配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欧(中亚)班列当日从青海西宁启程,驶往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标志着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正式销往中亚。 4月1
    2024-04-03 08:07
  • 新能源汽车要卖得好,先得给电池取个好名字?

    电池安全系数没有上限,能量密度、重换电速度目前也没有看到上限,所以,动力电池的创新也不会设限。
    2024-01-12 09:23
  • 青岛加速布局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造“心”

    青岛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方面成效显著。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亦是先行一步,青岛目前已落地国轩电池、力神新能源、蓝科途、乾运高科、海达新能源等,其中不乏一些头部项目。随着动力电池项目加速布局,产业链条更加
    2023-10-30 09:47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备受关注,广州有何布局?

    8月22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对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提及,目前,广州市共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30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回收网点覆盖了除越秀区外的10个区,基本实现了回收网点的全城覆盖。
    2023-08-27 10:01
  •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驶上“快车道” 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方案?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所在和奥秘之处,在于它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它名义上叫“电池”,而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将作为“燃料”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气发电机。
    2023-08-13 10:33
  • 中国动力电池—— 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稳更远

    福建省宁德市,一个此前曾长期受贫穷困扰的闽东小城,为何能孕育出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生产基地?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南下前往宁德。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宁德时代及宁德市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2023-04-23 09:21
  • “淄博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3分钟续航1080公里

    “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一直困扰着车企、电池制造商和消费者,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的最大阻碍。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半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其电解液不易蒸发和膨胀,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起火和漏液,安全性能更好,而且3分钟即可完成换电,续航1080
    2023-03-23 08:41
  •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下篇)

    报告对2016-2022Q3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规模、投资赛道、投资轮次、投资地域等展开全景分析,并梳理主要投资方的策略布局。继而深入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两大领域,研究总结其市场结构、竞争格局、技术趋势、竞争策略等,对代表性厂商进行对比分析,
    2023-02-10 11:18
  •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上篇)

    报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政策及产业链概况进行梳理,对2016-2022Q3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规模、投资赛道、投资轮次、投资地域等展开全景分析,并梳理主要投资方的策略布局。
    2023-02-10 10:11
专题
相关新闻
  •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临,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块电池,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兢兢业业地“服务”了8年后迎来“退休”,但它的主人却在此时犯了难:想要回收回本,正规企业开出的价格太低,几乎等于卖废品。
    2024-05-03 20:31
  • 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

    记者4月1日晚从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一列装配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欧(中亚)班列当日从青海西宁启程,驶往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标志着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正式销往中亚。 4月1
    2024-04-03 08:07
  • 新能源汽车要卖得好,先得给电池取个好名字?

    电池安全系数没有上限,能量密度、重换电速度目前也没有看到上限,所以,动力电池的创新也不会设限。
    2024-01-12 09:23
  • 青岛加速布局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造“心”

    青岛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方面成效显著。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亦是先行一步,青岛目前已落地国轩电池、力神新能源、蓝科途、乾运高科、海达新能源等,其中不乏一些头部项目。随着动力电池项目加速布局,产业链条更加
    2023-10-30 09:47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备受关注,广州有何布局?

    8月22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对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提及,目前,广州市共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30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回收网点覆盖了除越秀区外的10个区,基本实现了回收网点的全城覆盖。
    2023-08-27 10:01
  •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驶上“快车道” 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方案?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所在和奥秘之处,在于它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它名义上叫“电池”,而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将作为“燃料”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气发电机。
    2023-08-13 10:33
  • 中国动力电池—— 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稳更远

    福建省宁德市,一个此前曾长期受贫穷困扰的闽东小城,为何能孕育出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生产基地?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南下前往宁德。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宁德时代及宁德市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2023-04-23 09:21
  • “淄博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3分钟续航1080公里

    “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一直困扰着车企、电池制造商和消费者,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的最大阻碍。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半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其电解液不易蒸发和膨胀,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起火和漏液,安全性能更好,而且3分钟即可完成换电,续航1080
    2023-03-23 08:41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