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火”这个中医名词,日前竟被一家新能源
电池厂商欲“占为己有”。这家曾-30℃到漠河北极村展示
电池抗严寒能力的电池厂商,昨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递交了“不上火”商标申请,声称其新技术的动力电池质量性能优异,不会因质量问题着火出事故,不会让用户着急上火。
近一时期,动力电池行业接连曝出十几起电动汽车电池起火、爆燃的消息,有媒体统计,进入2018年以来公开报道的新能源电池起火事故多达50多起,在舆论“火”起来的同时,也让新能源电池和电动汽车在公众心目中的安全和质量形象遭遇严峻考验。
9月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了来自河南顺之航能源技术公司的“不上火”商标申请。河南顺之航能源技术公司董事长朱和丰表示,他们研发的独立技术新能源电池早就经历过上万次测试,从未出现起火燃烧,如今已经配载在多家品牌新能源汽车上。
“从设计上配置防燃器件,从技术上杜绝短路隐患,从选材制造上使用质量最好的材料精工细作,这就让顺之航电池在能量密度跃升的同时,还能守住安全关,拒绝燃爆起火。”朱和丰说,用“不上火”作为商标是对自己产品技术和质量的自信,“电动汽车电池燃烧爆炸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严重威胁人车安全,试想,谁不幸遇上这事谁也得着急上火。”所以,朱和丰认为,电池质量安全过硬是不让车主和汽车厂商着急上火的根本。
然而,毕竟“不上火”是一个中医范畴的语汇,以往常见于各类食品饮料上,这回却安在新能源电池上,不免让人诧异。
曾在网络上公开宣称“中医非科学”的秦全耀认为,这是一种差异化营销,这家企业等于是把动力电池区分成“上火”的和“不上火”的两类,市场欢迎谁,不言自明,这一招很高明。但是,“不上火”一词选的不好,有浓厚的中医味道,把一个采用高新技术和新材料武装的新能源产品跟“非科学的”、代表陈旧落后的中医词语绑在一起,让高科技产品降档为“低俗”。
对此,北京百世福达时代知识产权公司总经理王浩不认同,他认为“大俗未必不能大卖”,俗到接地气才能让消费者认可,装高雅不是王道。同时,他还指出,“不上火”并非是中医专有名词,这个词已经成为百姓俚俗语,暗示出“不着急、可安心”的意思,品质好的产品用这个商标非常合适。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