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氢燃料电池 为军用装备注入活力

时间:2019-01-07 16:19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于紫月
点击:
       小朋友能一手合握,你见过如此迷你轻便的氢燃料电池吗?这是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李星国团队研发的便携式氢燃料电池,这款电池使用25克的氢燃料棒,实际发电量可达25Wh,而一台常用的手机电池电量为15Wh。
 
       “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可以为手提电脑、相机甚至户外作业耗电机器持续提供电能,供电时间成倍高于各类蓄电池,也不会像普通的蓄电池一样耗时充电,不仅具有广泛的民用市场,还大有军用装备领域的发展空间。”该实验室副教授郑捷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所在的团队凭借着该技术走上了“参军”的道路。
 
      便携式氢燃料电池成“潜力股”
 
       “效率高、无噪声、环境友好是氢燃料电池的三大优势。业界也都认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一个长期的朝阳产业。”郑捷表示,直接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不需要经过热能和机械能(发电机)的中间变换,这是氢燃料电池高效的秘诀;运行安静,噪声大约只有55分贝,相当于人们正常会话的水平;氢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反应产物只有水,污染近乎为零。与普通的氢燃料电池相比,研发难度更大、集成度更高的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在人们户外休闲、作业和军队执行野外任务过程中都能够扮演重要的角色。
 
       “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凭借诸多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必须以氢气为燃料,而我们团队最擅长的领域正是储氢材料,其中MgH2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郑捷告诉记者,MgH2的作用是将氢以原子态形式存储在材料内部的空隙中,需要时通过与水的反应将氢释放出来,而以发电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则是消耗氢,二者是密切相关却又完全不同的系统。
 
      在民用市场“开疆拓土”
 
       究竟是什么促使了李星国团队的“跨界”呢?
 
       “2015年1月,我们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参加了与燃料电池相关的研讨会。与会的还有一些军方专家,在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各个兵种对燃料电池都很感兴趣。”郑捷回忆,既然团队有储氢技术的基础,为何不向前跨越一步?当然,一次的交流远远不够,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李星国团队逐渐与军方相关单位开始了密切交流和战略合作。
 
       李星国团队通过对纳米MgH2的活化,使其与水迅速反应,达到了均匀且快速释放氢的目的,这种即产即用的方式使氢气压力大大降低,提高了安全性,从而降低了对储氢罐外壳的要求,即足够安全的反应控制可以利用轻便的材料代替原本的金属外壳。如此一来,成本自然会大幅降低,对于士兵而言,负重也得到了有效缓解,这也是与军方合作的契机。
 
       在基础研究功底的助推下,李星国团队很快做出了样品——一个边长15厘米左右的立方体。其实这种便携式氢燃料电池的形状并不固定,为了在某些狭小、固定空间的军用装备上使用,储氢、发电以及电控单元被“贴心”地设计成了3个模块,可以根据服役空间进行组合和拼装。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郑捷将团队的技术和产品形象地称为“家里的粮”。前不久郑捷不仅带着“家里粮”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还多次为中学生进行科普活动,未来还有可能在民用市场上“开疆拓土”。
 
      需求对接决定了“参军”之路是否顺畅
 
       虽然现阶段还算顺利,但郑捷坦言,前些年也走了许多弯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对军方的具体需求不甚了解。”郑捷举例,出于成本的考虑,传统的储氢材料通常是设计成可重复使用的,即储氢材料中的氢使用完毕后可再次充入新的氢,继续使用。但在军方看来,战士执行野外任务时基本没有重复加氢的条件。“只有在了解到这个需求并设计了一次性的轻便氢燃料棒,我们才算拥有了‘参军’的敲门砖。”郑捷表示。
 
       “需求对接决定了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有研发能力的企业是否能走上‘参军’之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决定着一个团队在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在郑捷看来,一些团队在军民融合的大浪淘沙中保留下来,自然也有很多团队在激烈的竞争中铩羽而归,再观这些一如既往“坚挺”着的团队,无一不具备解决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不止于军民融合项目,也不论地域、时期、独研亦或是合作,强硬的专业素质和高超的科研水平始终都是一个研发队伍的“铁饭碗”。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燃料电池 军用装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推广难在哪儿?

    商用车市场已成为氢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重要领域之一,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相对较慢。未来,氢燃料电池如果更多应用于乘用车,还要突破哪些瓶颈?
    2024-01-23 08:14
  • 多家车企押注氢燃料电池 商用车领域或最早实现规模化

    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方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氢燃料电池在重卡和公交等商用车的应用前景较好,其他领域普及尚需时间。
    2023-12-21 08:37
  • 紧抓示范效应,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高质量发展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涵盖制、储、运、加、用,以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各环节完整的氢能源燃料汽车产业链。欧阳明高说,以氢能交通为先导,氢能示范正在向多领域扩展。
    2023-12-05 08:25
  • 张家口市首批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投入运营

    近日,“张家口百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交付暨首批运营仪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行,首批氢燃料电池冷藏车正式投入运营
    2023-10-23 08:16
  • 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首航成功

    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10月11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据测算,“三峡氢舟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吨。
    2023-10-11 10:19
  • 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碳排放核算项目启动

    近日,广东广晟氢能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杭叉新能源、中集氢能共同启动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碳排放核算项目。
    2023-09-24 10:42
  • 中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环境(PEST)及趋势预测

    在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之下,氢能正在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驱动力量,自从2020年开始,全球氢能产业迈入加速发展阶段,氢燃料电池可以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整个过程不产生污染,被广泛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电池。
    2023-09-12 08:39
  •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驶上“快车道” 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方案?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所在和奥秘之处,在于它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它名义上叫“电池”,而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将作为“燃料”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气发电机。
    2023-08-13 10:33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