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国内车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却实现了超过60%的增长。这种反差让许多人增强了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也对包括动力
电池在内的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市场充满期待。然而,事实却不一定会按照这种想当然的逻辑发展。就像农民多收了三五斗结果倒赔了钱,动力
电池产能扩张确实挺快,但这并非是好事。
看看动力电池行业2018年的表现就知道了。此前已经处于破产边缘的坚瑞沃能、持续亏损的成飞集成及早就深陷资金危机的猛狮科技就不用多说了,就连行业老大宁德时代也终结了前几年的增长势头,业绩出现下滑。其业绩报告显示,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只有大约36亿元,同比下降8%左右。有媒体统计,2018年排位靠前的电池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出现了净利润下滑。
有人看不懂了:电动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应该带动动力电池市场一起增长,怎么会出现后者企业利润下滑呢?其实,上下游市场虽具有因果相关性,但因果链会受到各种市场变量影响,常常导致正相关结果滞后出现,甚至出现因果链断裂引发负相关结果的情况。而且,“多收了三五斗”的产量增长,反倒拉低价格,影响收益,这正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受电动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拉动,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到56.89GWh,同比增长56.88%。
如果增长的产量都被市场消化掉了,当然是好事,但是下游车企需求量没那么大,电池没销完,有很大一部分砸在自己手里了,那就有问题了。人们看到,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正在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2018年,宁德时代装机量达23.5GWh,占据国内市场41%的份额,同比增长超过12个百分点;比亚迪装机量达11.4GWh,市场份额为20%。这两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60%。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73.9%,同比增长12.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份额高度集中,恰恰反映出电池行业整体产能过剩,而优质产能、高端产能供给不足的局面。道理很简单,企业都想快抢市场,手段就是靠大量铺货,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但小企业被挤掉了,占据了市场的大企业也付出惨痛代价——产能过剩。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总产量为70.6GWh,而动力电池企业的规划产能更是超过200GWh,但是这一年的装机量却只有56.89GWh。过剩相当严重。
国际上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78%,就是行业产能过剩。我国动力电池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已经连续多年低于这个警戒值了。产能过剩常伴随着投资虚化,即大量投资围绕着一些固化技术,在一些低端领域积聚,容易制造出一些没有实际竞争力的产能,而这些产能最后可能会成为产业创新的障碍。没有产能,很难构筑起竞争的门槛,而产能过剩,又会危及行业市场,这是一个很矛盾、很纠结的问题。
以前有国家补贴撑着,不少企业就算东西卖不出去也死不了。但这种日子恐怕要到头了,随着补贴退坡,电池企业将面临降低成本的巨大压力。有人估算,动力电池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具有市场竞争力,必须要降低至少40%的成本,如果企业做不到这一点,那基本就要被市场淘汰掉。而且,补贴退坡后整车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增加,它们必会向上游电池企业转嫁成本。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车企对于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会成为传导给电池企业的压力。
除了来自下游整车企业的压力,上游材料企业也会提价收账,踩上一脚。尽管近期锂、钴等上游材料价格出现了回调,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原材料价格都是不断上涨的。而未来的走势也只会水涨船高,一路上升。更严重的问题是,全球锂、钴、镍资源呈现寡头垄断的特征,而我国锂资源虽然丰富,但禀赋不佳,利用率相对较低,镍、钴资源则非常匮乏,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从长期来看,存在着资源安全风险。一旦资源的供给出现了收紧,价格必会飞涨,导致整个产业链成本压力陡升。
原料上对外有依存,市场上对外还要应对挑战。国内电池企业离开国家补贴,产品竞争力大大减弱,这给了国外电池企业卷土重来的机会。松下、三星、LG等电池企业都开始与中国车企密切接洽,甚至在中国建厂扩厂。这些国外企业在高端市场已经占领了非常有利的地位。面对国外企业的入侵抢食,业内人士提醒:这不只是喊狼来的事儿,是狼真的来了。
显然,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期,动力电池行业也会受到拉动,但动不动得了,还得看企业自己。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多收了三五斗”的被动不利局面,走出“上挤下压外抢”的困境。电池行业人士认为,总的来看,规模化、智能化、材料创新,实现技术升级,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这是应对之道。外在压力恰恰是企业练好内功的动力,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升级,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才能抢占并牢牢掌握市场。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