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碳加氢、能源清洁化是人类社会使用能源的一致原则。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其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逐渐受到全球各国认可。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先后提出“氢社会”“氢经济”等概念,且计划在2040—2050年实现以上目标。
在全球纷纷布局氢能热潮下,中国多地政府、产业园也在加快研发、项目引进、项目孵化。从氢能产业链来看,具体制氢、纯化、储运、加氢、氢燃料
电池及配件、终端应用(汽车、无人机、电源)等,产业链较长,涉及的企业产品、技术较多,因此需要集中多家企业、机构才能共同推进氢能产业的发展。
截止2019年3月,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通过新闻报道、实地走访等形式收集的数据来看,国内有超过22个氢能小镇、氢谷、氢能产业园、氢能示范城市(以下统称为氢能主题园区)成立,其中大部分主体园区处于规划、建设中。
数据来源: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整理
GGII分析来看,这22个氢能主题园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超过60%的主题园区因为一家或几家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企业入驻后,才开始规划打发展氢能产业集群;
2)大部分主题园区基础还比较薄弱,预计还需要3-5年才能形成规模,其中部分主题园区由于入驻企业发展不顺利很有可能导致园区建设进度远低于预期;
3)这些主题园区中,政府扮演多重角色,需提供财政支持、终端运营订单、基金直投、研发平台建设等,主要是因为中国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企业实力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及支持。
1、如皋氢能小镇
时间:2018年7月获批江苏省第二批特色小镇
地址: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
规划面积: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小镇规划中有制储氢设备智造区、燃料电池核心智造区、电池辅助系统智造区、企业创新中心等。同时,小镇还有学校、居住社区、休闲区、培训区、观景区等配套设施。
布局思路:将围绕氢能全产业链重点领域,积极布局上游氢气制、储、运,中游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环节,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千亿级地标性产业。同时,小镇配套完善金融、政策、环境、服务等产业要素,积极搭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标准与检测认证、推广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开放、协同、共享的创新创业产业生态系统。
入驻企业:百应能源、南通泽禾、安思卓、神华集团、江苏清能、江苏金通灵氢能机械科技、上海瀚氢动力科技、势加透博、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检测中心等。
基础设施及规划:到2020年建成加氢站3-5座;
政策文件:《扶持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展目标:预计到“十三五”末,氢经济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2、佛山仙湖氢谷
时间:2018年11月6日
地址:南海区丹灶镇
规划面积:47.3平方公里,规划北部园区、南部园区、东部园区三大园区。
布局思路:依托仙湖生态核心,以新能源为主题,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打造以氢能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致力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
入驻企业:长江汽车、广顺新能源、广东国鸿、广东重塑、爱德曼、泰罗斯、佛山索弗克、广东清极氢能、氢枫能源等。
政策文件:《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
基础设施及规划:到2020年,加氢站建设达到28座;到2025年,加氢站建设达到43座;到2030年,加氢站建设达到57座。
发展目标:到2020年,佛山市氢能源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200亿元;2025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 500亿元;2030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1000亿元。
3、云浮氢能小镇
时间:2015年
地址:云浮新区东南部,地跨思劳、腰古两镇。
规划面积:总面积为7.7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协调区规划面试4.52平方公里。
布局思路:小镇将规划构建氢能源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营销服务和氢体验等四大特色功能组团,致力打造成为产城人文景高度融合的“中国氢谷·国际氢能创新中心”。
入驻企业:广东国鸿氢能、佛山飞驰汽车、云浮舜为氢能、广东国鸿巴拉德、广东鸿运氢能源、云浮锐格新能源、广东氢标科技、广东国鸿重塑、广东重塑能源、广东国能联盛、氢枫能源技术(广东)等
政策文件:《云浮市推进落实氢能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方案》
发展目标:到2030年将建设成为宜工、宜商、宜游、宜居、宜农的未来科技魅力小镇;到2030年,主导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4、济南“中国氢谷”
时间:2018年年初
地址:济南市济阳县崔寨街道,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区,
布局思路:以省会济南为核心,打造氢能源经济圈,建设集氢能源科技园、氢能源产业园、氢能源会展商务区三位一体的“中国氢谷”。
依托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集氢能源科技园、氢能源产业园、氢能源会展商务区三位一体的中国氢谷。具体如下:
1)氢能源科技园,以氢能源研究为核心,引进集关键材料、零部件、电堆、动力系统、整车研发为主要业务的氢能源创新集群;
2)氢能源产业园,集聚国内外氢能源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形成产业规模集群;
3)氢能源会展商务区,集国际科技中介、交流、展示与商务为一体,重点推进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引进、国际交流与展览展示、国际化技术和商业人才培育引进与输出。
入驻企业:山东重工、中国重汽、东岳集团、吉利汽车、世能氢电、山东赛克赛斯等
政策文件:《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5、武汉:“氢能汽车之都”“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时间:2018年
地址:武汉开发区、武汉雄韬氢能产业园
发展思路:2018-2020年,以武汉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在研发层面,实现制储氢、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制储氢基础设施层面,研究适宜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形成制、储、运氢的示范化应用,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园,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在示范推广层面,在轮船、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形成小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000—3000辆。
入驻企业: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武汉九兴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协议金额20亿元,预计2020年可年产5万台氢能汽车整车;雄韬股份拟投资建设雄韬氢能武汉产业园项目,主要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电堆、发动机等产品;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武汉泰歌氢能;武汉中极;武汉格罗夫;中加氢能;武汉大洋电机;武汉众宇;武汉喜玛拉雅;东风汽车;南京金龙;武汉理工新能源等。
基础设施及规划:到2020年,建设5—20座加氢站;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30—100座;
政策文件:《武汉开发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
发展目标:到2025年,武汉将产生3—5家国际领先的氢能企业,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它特种车辆总计1—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
6、上海嘉定氢能产业园
时间:2018年2月12日
地址:嘉定安亭
规划面积:项目面积4000亩
布局思路:通过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将引入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氢能产业配套企业等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园将建设三大平台: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平台、氢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维保中心。
入驻企业: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汽大通、上海沐与康、上海驿蓝、上海新源动力、弗尔赛、上海小蓝等。
政策文件:《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方案》
发展目标:园区产值力争到2025年突破1000亿元。
7、氢能张家口
时间:2017年8月
地址:河北张家口
布局思路:张家口市制定“氢能张家口”实施方案,从五大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具体包括氢气生产、氢气储运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燃料电池领域、氢能消费领域等。
入驻企业:亿华通动力、海珀尔、北京市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汽福田、吉利汽车、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金风科技等。
基础设施及规划:到2022年,建成加氢站22座;
发展目标:预计到2020年,全市投入使用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计划达到1800辆,实现制氢每年2万吨、制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每年1万套、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每年4500辆。
政策文件:《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
8、大同氢能之都
时间:2018年7月23日
地址:雄韬氢能产业园、华熵氢能产业园
布局思路:雄韬拟投资不少于30亿元在大同市建设氢能大同产业园,该项目将建成年产能5万套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与年产能5万套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基地;
入驻企业:北达新能源甲醇(天然气)发动机、大同燃料电池研究院项目、大同煤矿集团、雄韬氢能、大同氢雄云鼎、大同华熵氢能、大同新研氢能、
基础设施及规划:三座临时加氢站;
发展目标:到2022年,大同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要力争突破30亿元。
9、安徽明天氢能产业园
时间:2017年12月
地址:六安集中示范园区
规划面积:占地700亩
布局思路:主要建设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中心、加氢站研发及运营中心、燃料电池厂、电堆工厂、热电联供厂、双极板工厂、MEA工厂等,整个建设周期不超过5年。
入驻企业:安徽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
时间:2018年7月
地址:苏州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布局思路:中心旨在打造集技术研发和创新、先进适用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研发供给、高成长型企业投资孵化于一体的重要产业创新平台。
入驻企业:富瑞特装、华昌化工、圣达因、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氢云新能源研究院、东华能源、华荷氢电、苏州朔景动力新能源等。
政策文件:《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
发展目标:到2020年创建成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氢能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11、广州黄埔 “氢谷”
时间:2018年2月
地址:广州开发区
布局思路:建立氢能创新研究院,整合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制造企业的资源,实现加强与国际研发机构的交流对接,推动国内燃料电池技术的自主研发、产业集聚和市场应用,并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双极板等核心环节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产业化,在该区打造产业集群。
该区将逐步引入电解水设备、加氢站设备、高压氢瓶设备、燃料电池系统配套零部件、第三方技术测试和检验机构落户,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在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和消费四大领域全方位布局。
入驻企业:鸿基创能、雄川氢能、广州氢丰能源、广东氢能创新研究院等。
基础设施及规划:计划在2020年建成5座加氢站,并投入一批商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
发展目标:在氢能源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逐渐汇聚氢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企业,推动全区氢能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集聚、技术一流的“中国氢谷”。
政策文件:《广州开发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规划方案》
12、新乡氢能产业园
时间:2018年
地址: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规划面积:总占地面积约500亩,地上建筑面积约41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面积300亩,二期占地面积200亩。
入驻企业:新乡氢能产业园建设项目是由新乡高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出资比例为100%;雪人股份下属公司瑞典SRM Group公司;河南豫氢装备有限公司;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等。
13、成都:氢能源示范站
时间:2018年2月
布局思路:将以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为契机,以郫都区为示范区域,以龙泉驿区、成都天府新区、新津县、新都区、双流区等为重点区域,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轻轨列车两大终端领域,不断完善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
入驻企业:1)研发制造燃料电池电堆的东方 电气、国蓉科技等;
2)整机企业主要有研发制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列车等产品的成客、中植一客、荣创新能源、新筑股份等;
3)研发制造高速空压机、高压氢气瓶、加注设备等关键部件的中材科技、金星公司等;
4)制氢领域有省天然气公司、梅塞尔气体等企业;
5)储氢、输氢、加氢站建设领域有华气厚普、深冷科技等企业;
6)研发领域有东方 电气中央研究院、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
14、株洲高新区氢能示范生态产业园
时间:2019年3月
地址:河西高科园和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
布局思路:分别打造“株洲高新区氢能源示范生态产业园”和“清水塘生态工业新城氢燃料电池汽车创新示范产业园”。
入驻企业:湖南振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行智聚能源公司、振邦氢能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株洲正拓标氢气体、新奥燃气公司等。
基础设施及规划:预计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12座,其中清水塘固液气三相加氢站5座;
政策文件:《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株洲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
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燃料电池公交大巴生产能力2000辆/年,燃料电池乘用车及商用车生产能力8000辆/年,长株潭城市群公交运营燃料电池车辆、商用及物流燃料电池车辆2000辆,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示范建筑100万平方米,全产业链工业产值达800亿元。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