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19了还在追求能量密度?安全可靠才是最好的做法

时间:2019-04-29 09:38来源:电动邦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3月下旬,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万众期待的2019补贴新政就此翩然而至。在今年的补贴规则中,能量密度依然是衡量补贴金额的三大维度之一(另外两个是续航和电耗)。
 
       但不难看出,今年国家给予它的权重显然低了一些——数值160瓦时/公斤即成为最高档,而且今年对能量密度也没有任何系数加权(去年最高系数为1.1,今年最高为1)。这里到底有什么门道呢?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聊下能量密度这个话题。
 
能量密度非万能药,弊端客观存在
 
       生活中有太多情况需要让我们面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选择,对于电池技术和能量密度来说恰恰也蕴含着同样的关系。
 
       首先,业内针对动力电池常说的能量密度,主要指的是“质量能量密度”,讲的是同等质量下电池组储存的总电量有多大。对于动力电池来说,它固然是重要指标,但却不是唯一重要的那个。
 
       除它之外,衡量电池性能的主要指标至少还有: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充放电)、稳定性、一致性等等。这些指标相互依存且对立,基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其实归结起来就是能量、功率、安全、寿命和成本之间的经典矛盾。
▲围绕电池综合性能的5大关键维度
 
      单就能量密度而言,它存在两对最大的矛盾,它们是:
      1.电池能量密度和整车安全性的矛盾;
      2.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性能的矛盾;
 
      怎么理解呢?咱们分别聊一下:
 
      A.和安全性的矛盾:我搬砖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就没法养你
 
      锂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参与电极反应的活性物质,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提升的内在途径主要有两方面:
 
      1.通过高比能的材料组合来实现(比如网红高镍电池NCM811),以此来提升离子活性,但活性越高又意味着电池的化学稳定性越低,容易发生热失控,降低电池的安全性。
 
      2.通过结构设计、集成技术来实现,也就是进一步提升轻量化程度、提高组件集成度和增大单体电池尺寸。但如果过多牺牲必要结构件,比如碰撞保护结构和温控系统,无疑也对整车安全性存在影响。
 
      也就是说,对电芯而言,能量密度上升的同时,电池稳定性会有相应下降,对BMS电控及电池热管理的要求就更高。提升成组电池密度的时候,也不能以降低整体安全性为代价。
▲近期大热的特斯拉燃爆事件,才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有多重要
 
       B.和功率性能的矛盾:练长跑的运动员跑不了短跑
 
       功率性能的主要指标是功率密度,衡量的是同质量或体积下的最大输出功率。通俗点说,能量密度表达了电池的容量大小(单位:瓦时/公斤);功率密度则表达了电池的瞬时动态特性、扭矩优劣(单位:瓦/公斤)。
 
       理论上,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本来是没有必然关系的。但在目前阶段锂电池技术体系下这点却是相互矛盾的:为提高能量密度我们需要提高活性物质的比例,比如提高电极的涂布量,这就导致了功率性能的下降,而为了提升功率密度又需要降低涂布量,增加导电液的比重。
 
       因此如何能在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就变得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何动力电池可分为功率型电池和能量型电池。
 
       也就是说,量密度上升的同时,功率性能会下降。
▲特斯拉的“狂暴”模式虽快,但会极快的消耗续航和影响电池寿命
 
能量密度不应成为追逐的核心指标
 
       此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车企和车型把冲刺续航和能量密度捆绑在了一起。动力电池发展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路线图,按照国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的规划,2020年,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5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达到250瓦时/公斤,从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发展来看,第一点已经很难,第二点更是激进了一些。
▲国家关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的规划目标
 
       根据某电动汽车研究机构不完全统计,2017年和2018年,国内电动汽车发生的安全事故分别为14起和34起。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东在今年年初曾说“目前很多起电动车起火事故都没有找到确凿的原因” 。虽然不能说安全事故一定就和技术指标超速发展有直接关系,但至少算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以高能量密度电池一定是基于安全可靠、寿命可期、产品一致性有益为前提的。无条件无前提的追逐能量密度,可能损失更多。当然,安全是其中最不容易量化的维度。要通过整个系统去优化,才能把电池的能量、功率、安全性、寿命、成本等平衡到最优。
 
最好的做法,是安全可靠排第一
兼顾续航、性能和寿命
 
       我们直接来看看对安全、可靠性要求更高的成熟国际化品牌是怎么做的吧——以德系豪华三强中的科技代表奥迪为例——首款纯电动SUV 奥迪e-tron,其百公里加速为5.7秒,NEDC续航超500公里,电池容量也高达95度,唯独能量密度不算突出,仅为135.7瓦时/公斤。单看这个数据,即使以2018年的国家标准来看也不算高,难道奥迪不知道高能量密度和高续航的关系吗?
 
       当然不是,奥迪只是找到了一整套自己的解决方案,针对电池,它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加强度极高的壳体结构——这是完全由奥迪自己开发制造,并经过足够的碰撞测试验证后,最终选择的方案。
       上图右上角的铝框架防撞结构算是e-tron电池组的重要特色,碰撞时框架可以分散能量,起到保护作用,电池模组则在其框架内横向布置。电池组的外框架有47%的挤压铝型材料,36%的铝板和17%压铸铝部件组成的。整个电池组重量约700公斤。从95千瓦时的电量来看,因为大量采用铝制部件,并且加强度非常高,所以整个电池组的重量其实控制的还算OK。但正是由于内部防撞结构占据了不少空间,导致能装入的模组及电池数量受限,所以能量密度并不高。
▲内侧的横向、纵向防撞结构可以有效分散和疏导撞击力
▲最终出来的电池组成品长这样
▲电池组外框架(防撞梁)也采用了中空结构,减重和吸能兼顾
 
       2.精心设计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为了让电池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奥迪的设定是25-35摄氏度),奥迪为电池组准备了风冷与液冷两种不同的冷却方式,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会采用不同的冷却循环。
       交流充电时,外部电源通过高压充电器与电池相连,在这里高压充电器是主要热量来源,因而奥迪为充电器配备了水冷系统。
       直流充电时外部电源直接与电池相连,因而此时电池是需要降温的主要对象。奥迪没有选择将冷却管道设置在电池模组之间,而是将冷却管道平铺在电池模块下方(有微通道),通过填缝剂、导热凝胶等来帮助电池散热。
 
       这么做,一来可以让电池模组排列更紧凑,二来在模组之间就可以设置铝合金框架,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引导碰撞能力,减少对电池带来的损害。这里也可以看出,在保证高效能温控的前提下,安全是优先考虑,尽管可能带来更多成本和能量密度的损失。
       而在车辆运行状态时,电池管理控制单元会根据电池的当前温度情况,选择使用风冷或者冷却装置来进行冷却,相当于电池系统整车有4条冷却回路,可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分别是压缩机、低温冷却器等组成的回路、集成热泵系统、高压充电装置水冷回路,也同时兼顾了效能。
 
       最后,奥迪对电芯是怎么考虑的呢?
 
       3.采用更“适合”的软包电芯,而非密度更大但更危险的圆柱电芯——来自于软包技术领先的的LG 化学欧洲工厂,电芯及模组均由其提供(36个模组,432个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数据不详,但邦老师评估应该不会低。而圆柱电芯密度虽高,但一致性相对难以控制,软包电芯因其内阻小、重量轻、密度高、形状可塑性强的优点(虽然成本还要更高),更受奥迪、奔驰、日产等国际大品牌的青睐。
▲奥迪的软包电芯模组,每个模组由12个60安时的电芯组成
 
       综上可见,奥迪e-tron的电池组在几个重要方面也算做得面面俱到了,包括在安全的前提下力求最大化利用空间,比起一味地追求很高的能量密度,奥迪选择更能同时兼顾续航、安全、寿命、加速性能的方案。
 
对能量密度的追逐暂时可以缓缓了
相比于续航和安全方面
 
       在整个2018年,大家还都认为能量密度是个非常核心的参数,对各类车型数据追得不亦乐乎。邦老师也明白,这个指标无疑是提高整车续航和能效的关键指标,但这应该仅限于生产者们的角度。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它只不过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参考值而已。与其关心这个数值,还不如关心关心你车辆的电耗。在这点上,今年补贴政策的调整邦老师是非常支持的。
 
       随着主流家用车锁定了400公里+的续航,部分高端车型进入500公里区间,续航焦虑正开始逐渐消除,也该进入全方位发展的阶段了。而在国外,类似奥迪等车企的做法,反倒一直秉持一种很负责任的态度,续航和性能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安全和可靠的保证,包括研发阶段足够的技术及产品验证,任何时候都值得给予更大的投入和耐心。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锂电池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别急!固态电池还在“打桩”

    近年来,行业对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翘首以盼,但此事心急不得。作为CASIP牵头人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直言,全固态电池有可能2030年前后实现产业化。在此之前,行业发展渐近式半固态技术路线的同时,还要防范激进型全固态技术路线带来的颠
    2024-02-23 09:12
  • 焦点访谈:隐形冠军 追求极致 “锂”中有我

    电池制造需要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材料,现在这四大材料已经全部完成国产化,为我国整个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其中,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也离不开隐形冠军发挥的作用。
    2022-08-23 09:11
  • 新造车生死竞速:得电池者得天下

    电池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游的电池供应商产能不足。5月下旬,锂电池供应商蔚蓝锂芯、亿纬锂能、容百科技先后透露,电池订单旺盛,公司现有场地及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仍不能满足主机厂的电池需求。
    2021-06-26 15:10
  • 报告 | 2019年中国电池PACK行业概览

    2019年中国电池PACK行业概览。
    2020-09-08 23:22
  • 电池的突破为长距离电动汽车提供了长久动力

    为了追求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单次充电数百英里动力的可充电电池,科学家们努力用金属锂阳极取代目前电动汽车电池中使用的石墨阳极。
    2020-07-23 11:13
  • 大众们为何疯狂追求固态电池技术?

    上个月大众向固态电池初创公司QuantumScape投资2亿美元,这个金额很令人乍舌,几乎相当于对于一家企业的收购金额。
    2020-07-07 10:30
  • 宁德时代研究报告

    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超过450亿人民币、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2.9GWh、全球份额达到28%,跻身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市值高达3700亿。
    2020-07-02 13:25
  • 还在担忧电池寿命?精准预测试一试

    日前,据外媒报道,剑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可预测电池健康状况的机器学习方法,将助力动力电池的开发和电动汽车推广。
    2020-04-26 15:36
  • 前十厂商总份额超85%,2019全球动力电池同比增长16.6%

    未来,我们在关注销量的同时,恐怕还要再关注一下电池的出货量。
    2020-02-19 10:34
  • 2019全球动力电池排名:宁德时代完成“3连冠”

    伴随全球新能源发展之势日渐明朗,最核心的动力电池依旧被中日韩把控,这一核心技术因素的存在,势必改变汽车业此前“西强东弱”的局面。
    2020-02-17 09:01
专题
相关新闻
  • 别急!固态电池还在“打桩”

    近年来,行业对固态电池的产业化翘首以盼,但此事心急不得。作为CASIP牵头人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直言,全固态电池有可能2030年前后实现产业化。在此之前,行业发展渐近式半固态技术路线的同时,还要防范激进型全固态技术路线带来的颠
    2024-02-23 09:12
  • 焦点访谈:隐形冠军 追求极致 “锂”中有我

    电池制造需要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关键材料,现在这四大材料已经全部完成国产化,为我国整个锂电池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其中,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协同,也离不开隐形冠军发挥的作用。
    2022-08-23 09:11
  • 新造车生死竞速:得电池者得天下

    电池短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游的电池供应商产能不足。5月下旬,锂电池供应商蔚蓝锂芯、亿纬锂能、容百科技先后透露,电池订单旺盛,公司现有场地及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仍不能满足主机厂的电池需求。
    2021-06-26 15:10
  • 报告 | 2019年中国电池PACK行业概览

    2019年中国电池PACK行业概览。
    2020-09-08 23:22
  • 电池的突破为长距离电动汽车提供了长久动力

    为了追求能够为电动汽车提供单次充电数百英里动力的可充电电池,科学家们努力用金属锂阳极取代目前电动汽车电池中使用的石墨阳极。
    2020-07-23 11:13
  • 大众们为何疯狂追求固态电池技术?

    上个月大众向固态电池初创公司QuantumScape投资2亿美元,这个金额很令人乍舌,几乎相当于对于一家企业的收购金额。
    2020-07-07 10:30
  • 宁德时代研究报告

    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超过450亿人民币、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2.9GWh、全球份额达到28%,跻身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市值高达3700亿。
    2020-07-02 13:25
  • 还在担忧电池寿命?精准预测试一试

    日前,据外媒报道,剑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可预测电池健康状况的机器学习方法,将助力动力电池的开发和电动汽车推广。
    2020-04-26 15:36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