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冲向风口 全国上演C位争夺战

时间:2019-04-30 09:57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洛神
点击: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号称“万能能源”的氢能,终于冲破了束缚,如雨后春笋红遍大江南北。
 
       面对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大气污染压力下的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的挑战。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二次能源,被寄予厚望。2017年底,国际氢能理事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50年,氢能将占终端能源需求的18%,形成一个每年超2.5万亿美元收入的市场。
 
       事实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推出了一系列氢能源政策。彼时,由于处于技术研发的初期阶段,并未引起关注。即便到去年两会期间,也鲜有车企提及氢燃料电池这一话题。
 
       而如今的确是不同了,氢能显然呈现喷涌之势,全国各地对氢能产业的规划布局也在提速。特别是自今年初以来,无论是政策、资本、国企、央企、上市企业;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制氢、中油加氢储氢、还是下游燃料电池、整车;无论是钢铁、石油、煤炭、天然气,还是风光为首的新能源产业,所有聚光灯都打在“氢能”身上。
 
       下面结合2019年以来氢能市场发展情况,梳理氢能领域新动向。
 
      1.政策持续升温
 
       今年以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其规划和政策都在频频提“氢”。从整个宏观层面而言,国家性政策目前更多是给予发展氢能的方向、科研以及标准立项。特别是两会期间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着实让关注氢能的人们精神一震。
    
       此外,2019年3月5日,发改委等7部委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包含多项目燃料电池和氢能条目,要求给予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
 
       3月26日,2019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表明财政部等部门正在研究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和加快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政策措施。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下称“《目录》”)涵盖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加氢站以及燃料电池相关内容。
 
       科研方面,国家能源集团中标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专题研究”。
 
       标准方面,燃料电池3项新国标发布;此外,4月18日,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征求2019年能源领域拟立项行业标准中有3项涉及氢燃料电池。
 
       地方层面上,早在去年7月已有近20座城市规划和布局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华中、西北、西南、东北七大产业集群,并向周边辐射。今年以来,山东潍坊、济南,浙江宁波、嘉善,广东佛山,深圳,江苏常熟、张家港,安徽六安等多地发布氢能政策,除了产业规划,已经开始给予实际的资金支持,以加氢站为例,张家港最高补贴500万元;安徽六安最高补400万;而佛山的补贴力度更是高达800万。
 
       在这些地方氢能规划当中,不乏直接袒露对核心企业的支持,如安徽六安表示将大力支持安徽明天氢能发展。
 
      2.“首个”百花争鸣
 
       “一窝蜂”造车之外,实际上制氢、加氢储氢以及下游燃料电池车的整个产业链都有相应项目落地,呈现百花争鸣的态势。
 
       上游制氢方面,2015年动工的河北沽源风电制氢项目,如今全程建构物结构、全程建筑物装饰装修已完工,制氢设备全部安装就位,制氢系统管道完成95%。
 
       加氢储氢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加氢站保有量为28座(含2座临时加氢站),2018年新增14座加氢站,广东、江苏、上海保有量位列前三甲。而根据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00座加氢站;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000座。
 
       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催生市场。今年以来,已有湖北全省首座固定式加氢站——雄众氢能加氢站在汉投入试运营;全国首座制氢加氢一体站于4月中旬在山西大同投入使用。此外,国网安徽欲联合明天氢能打造中国首个兆瓦级氢能源储能电站……
 
       燃料电池方面,山西大同可为风头最劲。新研氢能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项目位于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园区内,计划总投资8亿,而氢雄云鼎更是欲斥资800亿,分两期打造燃料电池项目。此外,广西浦北、浙江氢谷、重庆两江等地区亦有项目落地信息传来,东方 电气氢燃料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一期工程已正式投产,成为西部首条投产的生产线,可年产1000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终端应用方面,仍旧集中于交通出行领域。逐力氢能的佛山正在加紧落实首条氢能源有轨电车,佛山飞驰汽车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低压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彼时,格罗夫蓄力已足正准备大展拳脚。3月20日,首台“汉产”氢能源乘用车研制成功;4月13日一辆名为“欧思典”的格罗夫在重庆下线;而其氢能高端运动轿跑格兰尼将于4月17日在上海国际车展全球首发;更为时髦的是重庆将引入格罗夫落地“氢能共享汽车”。
 
      格罗夫尽管锋芒毕露,但想要技压群雄也并非易事,在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长城、上汽、东风、一汽、爱驰、众泰、汉腾、庆铃等车企同样展出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竞技场正式开赛,越来越多的选手也正准备入场。
 
      3.风光油核等多能源聚焦
 
       氢能来源广泛,既可以借助传统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低碳化技术制取,也可以通过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备,因此也吸引了不同能源企业的聚焦,拉开一场制氢C位争夺战。
 
       国家能源集团作为中国氢能联盟的牵头者,在煤制氢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正计划在江苏如皋、陕西咸阳、内蒙古包头等地投资建设氢能项目。同煤集团的煤制氢项目将于2019年5月开工,计划建设一套年产煤制氢5000吨的氢气装置。
 
       此刻,华能正在筹备张家口风电制氢及加氢站,为冬奥会蓄力。
 
       “三桶油”为了降低用地成本,也瞄准了氢能领域,中石化从2018年2月便开始策划在广东佛山西樵樟坑(青龙)加油站做成国内首个加氢加油合建站,并完成了近10个油氢混建站的选址工作。中石油和海珀尔继续加深在氢能合建站等项目上的合作。
 
       而在核能领域争霸的双雄也一并将目光聚焦于氢。早在2017年4月,中广核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联合发起30亿基金。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中核集团于北京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说,中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宝武集团等国内主要相关单位,已经联合开展了核能制氢与氢能冶金结合的前期合作。
 
       在这些领域里,能源央企和国企的迅速入场,也成为氢能领域格外吸引眼球的一幕。
 
      4.产学研加速合作
 
       氢能技术攻关想要实现突破,离不开产学研合作为其提供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年初,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正式启动。3月21日,河钢集团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钢研、东北大学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了“氢能技术与产业创新中心”。
 
       4月20-21日,清华大学-丰田联合成立研究院,设立清华-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中心,想必将加速氢能研究的进展。
 
      5.资本逐力 A股初长成
 
       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燃料电池概念股不断扩容,最新的数据显示已经超过了40只。这些上市公司背后本身具有着一定的产业基础,君临团队曾对此梳理发现占据A股的有四座山头。
 
       第一座山头:美锦能源、道氏技术。而美锦能源更是今年以来燃料电池领域股价上涨的“领头羊”。
 
       第二座山头:大洋电机、潍柴动力。
 
       第三座山头:雄韬股份。
 
       第四座山头:雪人股份。
 
       这四座山头不仅打通了上游核心技术到下游整车产业链条的脉搏,其背后都有着膜电极大拿巴拉德的影子,形成巴拉德派系。
 
       近期这四座山头里,美锦能源100亿元大手笔建设氢能汽车产业园;潍柴在加深与巴拉德合作;雄韬忙着入股上海氢枫做加氢站,拟非公开募股14.15亿投建氢燃料电池项目;雪人股份与富瑞氢能联手瞄准加氢领域,都准备在氢能领域更上一层楼。
 
      6.火爆背后的冷思考
 
       尽管氢能热潮已经火遍大江南北,但目前在氢能产业链上,我国与日韩、欧美等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在氢能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和材料研发、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等方面,还明显滞后。
 
       在重重争议与探讨之中,氢能是不是危险品成为争论的核心。近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指南》”)正在征求意见,部分氢能企业收到了通知,氢能有望从危化品划归能源管理。
 
       成本是第二个掣肘,根据信达证券研报,以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为例,应用氢能源要考虑购买成本、维护成本、消耗成本、设施成本,综合考虑之下,在分布式应用场景中,氢能源应用综合成本很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也指出,目前我国氢燃电池汽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氢能技术与成本问题。我国氢能技术落后于燃料电池技术,传统氢能技术如碱性电解槽、压缩机制冷氢液化等存在效率偏低、成本偏高的问题,需要全产业链共同推动技术突破。
 
       此外,在配套设施方面,以加氢站为例,“拉瓦锡1787”曾撰文指出当前一个加氢站从立项到最终“合法经营”至少需要约30个章,全部流程走下来至少要1年。所以,国内现存的加氢站真正能做到“证照齐全”的寥寥无几。
 
       显然,从兴起到全面成熟落地,我国氢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面对氢能产业发展中的投资成本难题,依托国内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合作方产业资源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梧桐树适时启动了智能制造基金,拟整合国内外新能源、储能以及氢能行业及相关材料、设备、技术等产业链的先进技术和标的,投资通过产融结合的方式,快速实现先进技术的转化落地和推广。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氢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国氢能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达速试跑,海水直接制氢技术在福建海试成功,《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陆续推出……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成
    2024-06-04 09:19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

    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氢能产业热度再起。
    2024-06-03 09:16
  • 946万元入股!油气上市公司跨界氢能!

    瀚氢动力是国内车载及无人机供氢系统和航天动力推进系统领域的民营领先企业
    2024-05-28 10:53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氢”风吹“绿”万亿大市场 四川如何练氢功

    新赛道竞技大幕拉开,四川实力如何?5月中旬,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展开调查,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视角,感受四川练“氢”功的现状。
    2024-05-23 09:19
  • 氢能产业调查

    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对于氢能的认知尚不全面。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2024-05-20 09:35
  • 应用端“破局”,拓展氢能产业空间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将其在中国启用的首个氢能源物流运输放在了无锡工厂。本月6日,两辆氢能货运卡车驶出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奔赴供应链。作为无锡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氢能应用再引关注。
    2024-05-16 09:31
  • 马来西亚多举措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马来西亚积极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氢能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之一。
    2024-05-15 09:28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