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学关于
电池业务的分拆计划无限期推迟、国内2月动力
电池总装车量创历史新低、比亚迪被挤出动力电池企业第一梯队……动力电池产业近期出现不少变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2月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创下了历史新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马小利分析指出,目前整个汽车产业与相关供应链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与汽车产业息息相关的动力电池产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LG分拆动力电池业务计划受阻
日前,有韩媒报道,LG化学的电池业务分拆计划已被无限期推迟,此前负责电池事业部剥离事宜的“TF”工作小组也已经解散。“之所以停止分拆,更多是由于各种业务障碍和困难的市场条件,使得电池业务分拆后公司将无法盈利。”LG化学方面表示。
记者了解到,LG化学分拆电池业务上市的计划2019年下半年被首次提出。计划显示,为了迎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机遇,LG化学将在2020年7月前将动力电池部门分割成独立法人,以此吸引更多潜在的社会资本及跨行业合作伙伴,从而实现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张。
事实上,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排头兵”,LG化学此前一直实行“疯狂扩产”“疯狂签单”的策略,以期争夺更多市场份额。据统计,2019年,LG化学在电池领域不仅投资了3.8万亿韩元建设工厂,还在韩国本土、中国等地收购了一些电池正负极及材料企业,扩张野心可见一斑。
然而,疯狂的扩张并不能掩盖其电池项目营利困难的现状。据日前LG化学公布的2019年财报,由于电池生产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其电池领域的销售额虽然已超过8万亿韩元,但仍处于亏损状态,营业亏损额约为4543亿韩元。
面对本就亏损的项目,再遇上由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不稳定环境,LG化学会做出“知难而退”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新冠肺炎疫情将会影响美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生产以及消费者的购买情绪,因此我们预计今年的动力电池销售情况不佳。”LG化学方面表示,若在此时启动分拆电池业务上市计划或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此,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同样表示:“在目前仍未能出现盈利的情况下,贸然将电池业务进行分拆,不仅无益于企业盈利,甚至还将影响到研发及产能扩充方面的投入。”
疫情或加剧市场洗牌
与此同时,国内电池企业也因疫情影响而导致装机量大幅下降。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最新数据,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0.9GWh,同比下降81.3%;动力电池装车量也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共计装车0.6GWh,同比下降73.4%。
记者注意到,在2月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的排名中,排位第一的宁德时代装车量仅为0.26GWh,市场占比也从上月的57.7%下降到43.8%;而此前一直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在本月中则下滑到了第四位,装车量仅为0.08GWh,占比下滑13.3%。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工作人员分析指出,受疫情影响,2月国内各类车型产量都有大幅下挫,因此动力电池搭载量也随之下探。“即便是领头羊宁德时代2月装车量也仅有0.26GWh,而去年宁德时代单月装机最低值也未低于1GWh,由此可见,此次疫情给动力电池带来不小影响。”以上工作人员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行业产业链供应紧张和需求不足,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甚至可能会面临倒闭风险。
而动力电池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2019年,我国共有新能源汽车配套动力锂离子电池企业56家,但截至2020年2月,企业数量已缩减至25家,企业数量缩减超过一半。
“2019年已有大批电池企业出局,而受此次疫情影响和市场竞争加剧,预计2020年还将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出局。”高工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
外资加快抢占国内市场
目前,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不少电池企业的复工复产已逐步展开。然而,此时的国内电池企业除了要恢复此前被打乱的生产节奏,还需要面对趁虚而入的劲敌日韩电池企业。
“2月,松下与LG化学首次进入了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前五的行列,主要是为了给特斯拉配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指出,“随着产能逐渐扩大,满足与特斯拉的合作协议后,这些企业也会逐渐向其他车企提供动力电池,其布局也会逐渐加速,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而前述高工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松下与LG化学的强劲表现,体现了外资电池已经打响了抢占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攻坚战。接下来,三星SDI、SKI也将加快其进军中国电池市场步伐,对中国本土电池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外资电池企业正加速在华布局,目前也有部分自主车企表露出选择外资电池的意向。
“整体而言,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全面形成‘外资+合资+自主’三股势力共振的局面,而不同的外资、合资、自主品牌对于电池的选择,将让动力电池前十排名变量丛生。”业内人士预测。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