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新增企业41家 2020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百亿规模待掘

时间:2020-08-21 22:50来源:电车资源 作者:素萍
点击: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风口将至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新增41家;7月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1家,较6月环比上升了83%。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08家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2019年注册量达63家,相较于2018年环比上涨75%。
       从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湖南省以69家相关企业高居第一,占全国总量的33%,广东、江西、安徽、江苏分别位列二至五名。
 
       截至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17万辆,2013年以后,国内新能源汽车便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按照动力电池4至6年使用寿命测算,2020年前后国内动力电池将迎来报废高峰期。
 
       据测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产生约24万吨的退役锂离子电池,2022年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经济规模超100亿元。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野路子”乱象 9成电池下落不明
 
       随着动力电池报废高潮的临近,面对巨大的商机,不少企业投资建厂、资本收购、上下游的战略联盟与合作等动作频频。目前市场上最主流的做法是“抱团合作”,即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回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抢夺百亿市场的大蛋糕。
 
       早在2018年,一汽、东风、比亚迪等1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与中国铁塔签订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合作意向书。
 
       此外,宁德时代、比亚迪、格林美、南都电源、桑顿新能源、中航锂电、国轩高科、猛狮科技等一大批动力电池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先后在电池回收领域加强布局。
 
       有钱可赚,众人自然趋之若鹜,然而,火热的背后,事实却并非如此。有机构初步统计,2019年底实际回收量其实不足2万吨,不到应有规模的10%。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这难道是一个“假风口”?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作为新兴领域,目前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野路子”企业居多。由于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还不够规范、市场不够成熟、政府监管有漏洞等,“黑作坊”便有了可乘之机。如今,20多万吨待回收的动力电池中,将近9成下落不明。
 
       这些黑作坊打着有正规回收资质的幌子做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业务,回收工艺简单粗暴,以低成本获得高利润,而正规企业由于设备、无害化处理等成本高,电池拆解工艺复杂,与之相比便没有了竞价优势。
 
       这些无资质企业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后,不按标准处理,扰乱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正完善
       近两年,在政策方面,国家陆续也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并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7月底,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即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该《细则》从资质认定和管理、回收拆解行为规范、回收利用行为规范、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 也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新《固废法》规定:1、强化产生者责任制,电池大品牌和大代理,将涉及废旧电池回收;2、回收门槛大幅提高,须有国家认定正规的许可证;3、累计非法回收及非法处置危废超过3吨,如果没有回收资格证却大量囤积废旧电池将触犯刑律等。
 
       也就是说,新《固废法》一方面将对不合规的“黑作坊”式电池回收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则利好于规范化运营的电池回收企业。
 
       3月,工信部印发的《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特别指出,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
 
       在试点先行的政策下,各大重点城市也纷纷根据本地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发展现状,积极出台了相关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已有上海、广东省、京津冀、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等多地出台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地方落实试点工作的步伐开始加快。
 
       在2019年8月,四川成立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这是继广东、江苏、甘肃等省份之后,又一批成立产业联盟的地区。
 
       前景向好 仍需政府、企业通力合作
 
       据了解,动力电池回收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个循环过程,且动力电池的回收循环从梯次利用开始,梯次利用的电池多为磷酸铁锂电池。
 
       从应用领域看,退役动力电池在储能和低速电动车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在农村地区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三轮车,以及在城市作为快递物流车等。
 
       但由于技术目前还相对不成熟,在利用过程中仍存在安全问题,同时行业也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梯次利用总体还处于示范性应用阶段。
 
       尽管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向好,但行业尚未成熟,仍面临着市场乱象丛生、回收网络不健全、梯次利用等关键性技术有待突破、商业模式有待创新等诸多难关,机遇与挑战并存,仍需政府、企业等多方通力合作。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