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领域新的挑战者,全固态电池入场

时间:2020-11-04 10:56来源:中国粉体网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人们对能源存储与转化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电池储能的高要求,于是新的挑战者——全固态电池入场。
 
       全固态电池的优势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结构壳体等部分组成,而全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电池里没有气体、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用固体电解质来代替现有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液体成分。使用固态电解质后,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可以实现更轻的质量、更小的体积,能量密度也有较大提升。
 
       (1)与商用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最突出的优点是安全性。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存在漏液问题,因而全固态电池具有固有安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2)固态电池有望获得更高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比容量和电池电压的乘积。固态电解质比有机电解液普遍具有更宽的电化学窗口,有利于进一步拓宽电池的电压范围。在发展大容量电极方面,固态电解质能阻止锂枝晶生长,因而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电池的短路现象,使金属锂用作负极成为可能。对于锂—硫电池,固态电解质可阻止多硫化物的迁移。对于锂—空气电池,固态电解质可以防止氧气迁移至负极侧消耗金属锂负极。
 
       (3)固态电池有望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固态电解质以锂离子作为单一载流子,不存在浓差极化,因而可工作在大电流条件,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
 
       (4)固态材料内在的高低温稳定性,为全固态电池工作在更宽的温度范围提供了基本保证。
 
       (5)固态电池还具有结构紧凑、规模可调、涉及弹性大等特点。固态电池既可以设计成厚度仅几微米的薄膜电池,用于驱动微型电子器件,也可以制成宏观体型电池,用于驱动电动车、电网储能等领域,并且在这些应用中,电池的形状也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固态电解质材料
 
       对于全固态锂电池,特别是能适应于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应用的体型电池,采用的固态电解质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高的室温导电率(>10-4S/cm)。
 
       (2)电子绝缘(Li+迁移数近似为1)。
 
       (3)电化学窗口宽(相对于Li+/Li大于6V)。
 
       (4)与电极材料相容性好。
 
       (5)热稳定性好、耐潮湿环境、机械性能优良。
 
       (6)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合成方法简单。
 
       固态电池投资热潮已至
 
       固态电池的出现,给予电动车发展更多可能,对于这样一个可以在性能和安全上实现更好平衡的电池新技术,各国政府及企业也给予了相关重视。
 
       日本: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于2018年对外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产业。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本田、日产、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韩国:韩国三大蓄电池厂商LG化学、三星SDI和SK创新于2018年11月对外宣布,联手开发核心电池技术,将成立一个规模1000亿韩元的基金,计划在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和锂硫电池领域进行研发,来打造下一代电池产业生态系统。现代汽车也已组建固态电池研发团队,并投资了Ionic Materials公司,进行固态电池研发工作。
 
       德国:德国总理默克尔2018年11月曾宣布,计划拨发10亿欧元用于支持德国的一家电池生产商,同时也将资助一家电池研发机构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德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减少德国车企对于中日韩电池供应商的依赖。而作为德系领头羊的大众和宝马公司也在加速发展固态电池。
 
       美国:美国能源部曾宣布将2019财年的奖励金提供给用于“先进技术研究”的车企们,通用和福特都拿到了大笔研究资金。据悉,美国政府共向通用汽车投入910万美元,其中200万美元明确表示与固态电池的研发有关。
 
       中国: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也已起步,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牵头承担的纳米先导专项“全固态电池”课题已经通过验收;宁德时代在聚合物固态锂金属电池和硫化物基固态电池方面分别开展了相关研发;比亚迪也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项目的商用;蔚来与辉能科技就固态电池包的生产展开合作。此外还有大批科技公司及新材料公司正在进行固态电池的研发。
 
       由此可见,全固态电池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下一个风口。虽然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有其技术优势,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一新技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无法实现快充、成本偏高、工艺复杂等。而且,全固态电池存在着不同技术路线,那种技术路线将率先实现市场化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朱敏慧. 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市场的下一个风口?
 
       李君,王青贵等. 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近况.
 
       任耀宇. 全固态锂电池研究进展.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储能 全固态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锂离子电池储能势将面对来自新型长时储能的竞争

    基于越发雄心勃勃的全球脱碳计划及在一些市场上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竞争的可能性日益增长,长时储能(LDES)正在全球迅速引起关注。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近日发布的《长时储能成本调研报告》显示,虽然多数长时储能技术尚处于早期,成本仍高于锂离子电池储能,
    2024-06-03 10:31
  • 两年后才量产的全固态电池,能解决现在的续航焦虑?

    固态电池今年出场次数极高,3月份智己汽车CEO刘涛在微博上表示:智己L6将搭载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这一表述当时就引起了不少热议。
    2024-05-27 10:49
  • 新型储能行业需回归技术创新主航道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项目实际利用率不高、安全监管亟待升级等问题。业界呼吁,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
    2024-04-21 14:30
  • 新型储能和氢能:当好绿色转型“开路先锋”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仍旧刻不容缓。”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其中,《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型储能”和“前沿新兴氢能”,将为2024年引领能源绿色转型培育一对“开路先锋”,加速我国奔向“
    2024-03-21 08:22
  • 储能电池进入淘汰赛

    储能电池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过剩局面。 2024年刚开局,储能电池扩产不停歇。据统计,1、2月涉及储能电池的开工项目已超过10个,总产能超80GWh,总投资超600亿元。 图片 在2023年头部企业经历疯狂的扩张后,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迎来越来越多的跨界者。 另
    2024-03-13 10:01
  • 事关新能源车续航!全固态电池,何时实现商业化?中国科学家透露→

    21世纪,什么是能源的终极形式?当我们不断调整观察能源的视角,就打开了能源与未来连接的不同方式。身处浪潮之巅的能源,正扮演着更多的角色,以能源+为契机,一个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的能源体系正在兴建。 固态电池何时商用 中国科学家给出时间表
    2024-03-12 10:04
  •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锂电池、新型储能!锂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指出,一年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了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
    2024-03-06 23:16
  • 高性能锂离子储能电池量产在即

    2月19日,河北省邢台高新区12吉瓦高性能锂离子储能电池项目一期9.7万平方米的大型厂房内,首条2吉瓦全自动方形锂离子储能电池生产线正在分段进行安装调试。
    2024-02-27 09:56
  • 储能电池的巨大风口

    龙年新机会!
    2024-02-17 11:07
  • 全固态电池会颠覆现有的锂电池吗

    此前业界就对固态电池寄予厚望,号称是锂离子电池的“最终形态”,是对现有业态锂离子电池的颠覆性创新。那么,CASIP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全固态电池真的会颠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吗?本文带您分析。
    2024-01-22 09:18
专题
相关新闻
  • 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锂离子电池储能势将面对来自新型长时储能的竞争

    基于越发雄心勃勃的全球脱碳计划及在一些市场上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竞争的可能性日益增长,长时储能(LDES)正在全球迅速引起关注。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近日发布的《长时储能成本调研报告》显示,虽然多数长时储能技术尚处于早期,成本仍高于锂离子电池储能,
    2024-06-03 10:31
  • 两年后才量产的全固态电池,能解决现在的续航焦虑?

    固态电池今年出场次数极高,3月份智己汽车CEO刘涛在微博上表示:智己L6将搭载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这一表述当时就引起了不少热议。
    2024-05-27 10:49
  • 新型储能行业需回归技术创新主航道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在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出现了产能过剩、项目实际利用率不高、安全监管亟待升级等问题。业界呼吁,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
    2024-04-21 14:30
  • 新型储能和氢能:当好绿色转型“开路先锋”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仍旧刻不容缓。”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其中,《报告》首次提出要发展“新型储能”和“前沿新兴氢能”,将为2024年引领能源绿色转型培育一对“开路先锋”,加速我国奔向“
    2024-03-21 08:22
  • 储能电池进入淘汰赛

    储能电池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过剩局面。 2024年刚开局,储能电池扩产不停歇。据统计,1、2月涉及储能电池的开工项目已超过10个,总产能超80GWh,总投资超600亿元。 图片 在2023年头部企业经历疯狂的扩张后,2024年,储能电池行业迎来越来越多的跨界者。 另
    2024-03-13 10:01
  • 事关新能源车续航!全固态电池,何时实现商业化?中国科学家透露→

    21世纪,什么是能源的终极形式?当我们不断调整观察能源的视角,就打开了能源与未来连接的不同方式。身处浪潮之巅的能源,正扮演着更多的角色,以能源+为契机,一个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智慧的能源体系正在兴建。 固态电池何时商用 中国科学家给出时间表
    2024-03-12 10:04
  •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锂电池、新型储能!锂电产业如何行稳致远?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指出,一年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政府工作报告还强调了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
    2024-03-06 23:16
  • 高性能锂离子储能电池量产在即

    2月19日,河北省邢台高新区12吉瓦高性能锂离子储能电池项目一期9.7万平方米的大型厂房内,首条2吉瓦全自动方形锂离子储能电池生产线正在分段进行安装调试。
    2024-02-27 09:56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