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火灾能否彻底扑灭?

时间:2020-11-17 20:20来源:商用汽车总站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在公共交通领域,一旦起火燃烧,社会影响迅速发酵,虽然“五分钟逃生时间”不会让司乘人员再有生命安全顾虑,但新能源公交车着火仍会引发电池箱报废、车体致残、车内财物损失,而舆论也会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再次炒作。
 
      动力电池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增加的同时,并不能让群众对电池安全完全放心,动力电池燃烧等安全事故不断。现有火灾抑制装置能够解决30分钟内的复燃,但对三十分钟后的复燃一直没有良方。
 
      动力电池到底能不能有一条安全的“护城河”?
 
      动力电池起火“与众不同”
 
      杜绝复燃,延长安全保障时间是关键
 
      与其他火灾相比,锂电池火灾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1、着火速度快、持续时间长
 
      根据NFPA(美国消防协会)的测试实验,一旦起火,火势仅仅数秒钟就在动力锂电池模块内快速蔓延,持续约27分钟。
 
      2、燃烧温度高,烟气浓
 
      动力锂电池燃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温度高。根据NFPA的实验,燃烧中电池外部最高温度可达283-1090摄氏度,电池内部的温度可达572-1121摄氏度。如此高的温度足以引燃电池模块内部和汽车内的其他可燃材料,从而出现更大的火灾。
 
      同时,锂电池起火烟气浓、能见度低,并会释放有毒气体,对消防人员观察火情不利,进而影响灭火的进程。
 
      3、易产生连锁反应
 
      大规模生产存放锂电池的场所,一旦起火,周边的锂电池极易产生连锁反应,且发展迅速,很难控制。
 
      例如,2017年5月,北京朝阳区蟹岛度假村停车场发生的电动客车连环火灾事故。这成为从2009年新能源汽车批量推广以来,涉及到的电动客车最大规模的安全事故。
 
      4、扑灭困难
 
      各项试验表明,进行锂电池灭火,大量的水持续降温效果最好。但使用大量的水灭火,效果也不尽其然。一方面受电池箱的安装车体位置的局限,外部消防水无法直达电池箱内部;另一方面,由于电池箱本体结构,即使电池箱外部明火被熄灭,电池箱内部的仍然发着烧,极易复燃。
 
      虽然目前国家有5分钟的热失控预警和逃生时间,并形成相应法规。但5分钟只是最低要求,想要满足社会对新能源客车安全更高的要求,动力电池的安全技术需要持续不断地升级,尽可能地将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兼顾,为公交企业和乘客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保护。
 
      安全问题重于泰山
 
      突破技术门槛,彻底解决锂电池火灾问题
 
      其实,针对锂电池的灭火研究,业内已经非常重视,很多企业都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
 
      研究表明,传统的灭火剂对扑灭锂离子电池火灾效果不大。主要是因为锂离子电池内部,正极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强氧化剂,而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等都是还原剂,自身已具备了基本的燃烧条件。
 
      再加上传统灭火方式只能扑灭锂电池表面明火,锂电池不可避免会复燃,只有利用大量的水持续使锂电池降温,才能彻底灭火。
 
      通过浸润行业的多年技术研发与探索,烟台创为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找到了彻底解决新能源客车复燃的灭火方案,研发出了消防专用智能接入装置,对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的火灾进行持续抑制。
 
      该装置是一款应用于新能源公交车领域的专业系统装置,具有实时自检、双重启动、智能预警、持续抑制、彻底灭火的特点。
 
      它能够实时探测电池安全隐患与电池火灾,如果出现电池安全隐患便会准确预警,提示人员安全撤离;一旦发生电池冒烟起火,装置立即自动寻找起火电池的位置并打开通道,接入水源,短时间内彻底扑灭电池火灾。确保该电池火灾不会引发车辆起火和其他正常电池起火,从而保障车辆安全,规避舆论传播。
 
      最重要的是,该装置灭火的同时,不会引起电池箱内其他电池的损失,从而达到车辆的绝对安全,突破了常规产品效果最多持续三十分钟的局限,避免了电池失火对车辆造成的次生灾害,特别是财产损失。
 
      新能源公交车安全问题逆推行业技术升级,如何让动力电池安全监测、消防灭火更简单更智能——烟台创为彻底解决车辆复燃,守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底线,为新能源公交客车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