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池强势回归,中企市场份额扩大

时间:2021-05-12 08:53来源:汽车人传媒 作者:黄耀鹏
点击:
       今年一季度,国内铁电池装机量9.4GWh,占据40.4%,同比增长603.3%。中企铁电池正在呈现强势回归的势头。
 
       电动车各路电池方案发展到今天,竞争态势已经很明朗,就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双雄对决。两者合计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9%。而其它锂电池方案,要么已经式微,譬如钛酸锂和锰酸锂;要么尚未崛起,譬如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
 
       在新能源产业里面,动力电池占有率的预测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想知道第二年什么电池火,可以看三件事:工信部目录中车型电池方案的占比;头一年电池厂商投资的方向;头一年的电池正极原料价格。
 
       2020年8月底开始,六氟磷酸锂(铁电池正极原料)从6.95万元/吨一路飙涨至4月底的12.5万元/吨,涨了80%;而同期,钴酸锂(三元电池正极原料)价格从21万元涨至23万元,涨了9%。
 
       考虑到正极成本占据电池成本的40%,趋势还是很明显的。
 
       妖魔化铁电池,市场不认同
 
       曾几何时,磷酸铁锂市场占有率跌至12.8%,短短3年功夫就来个大翻身,而且还有节节看涨的势头。已经有分析预测磷酸铁锂将超越三元,成为市场霸主,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
 
       不过,每年冬天都会上演电池“焦虑大赏”,磷酸铁锂是被讨伐的首要靶子。低温下续航折损,铁电池确实难辞其咎,其折损比三元电池更甚。如果环境温度在-10℃长期暴露,即便采用“节能”的驾驶习惯(不开空调、动力强回收、尽量匀速驾驶、不拉高速),三元电池折损在35%-50%左右,而铁电池则在50%-75%。
       雪上加霜的是,铁电池放电曲线较平,BMS难以管理,只好留出更多余量或限制出力。而铁电池另一个比三元电池糟糕之处在于,电池一致性天然比三元差,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低温下铁电池电量标注不准。车辆剩60%电量,客户尚且一边开车一边心惊肉跳地瞄着电量数字,保不齐突然来个全车断电,哪里还有驾乘体验可言。
 
       照这么说,铁电池在乘用车上应该凉得透透的才对。动辄把客户扔在路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恼怒的呢?
 
       这种情况肯定存在,但有多少极端的案例很难讲。体验了“续航崩溃”的北方客户可能大声抱怨,“真香”的南方客户多半不会出来维护铁电池。这样一来,社交媒体上就几乎只剩下负面评价了。
 
       如果铁电池真的体验崩盘,销量肯定也要崩。今年从电池供应商到主机厂“大干快上”就难以理解了,因为他们更相信市场销量不会说假话。
 
       铁电池杀了回马枪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1-3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32.8GWh,其中三元电池17.8GWh,占54.3%,同比增211.6%;铁电池15GWh,占45.6%,同比增487.1%。
 
       因为去年一季度的特殊,增幅绝对值参考意义不大,但明显铁电池增速超过三元电池一倍有余。
       装机量上,三元电池装机量13.8GWh,占据59%,同比增长219.6%;铁电池装机量9.4GWh,占据40.4%,同比增长603.3%。
 
       装机量上三元电池占比超过产能比例,但铁电池装机量增幅又快过产量。其中的原因在于,铁电池在电动船舶、电动轻型车、工业蓄能上得到广泛应用,它们都在瓜分铁电池产能。但毫无疑问,铁电池在EV上重新崛起的势头,已经转化为中长期趋势,且不可逆。
 
       与此同时,以前的印象是铁电池只用在低端EV上。但是现在做中高端产品的品牌,已经广泛接纳铁电池,蔚来、小鹏、特斯拉、比亚迪,包括宝马、大众,都有铁电池车型即将进入市场。
 
       在大型载人商用车上,铁电池占有率已经达到95%的近乎垄断的地位。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但在乘用车上,铁电池从低端侵蚀到中端,再渗透到中高端,实现完美的逆袭,这中间到底什么因素改变,导致了市场变化?
 
       变和不变的因素
 
       铁电池的成本优势一直都在保持,按照去年底的价格,使用成本约为0.08元/Wh,相比三元电池可以节省0.15元至0.21元/Wh,对应降低成本65%至72%。三元电池则逐渐向高镍低钴方向攀登,原因固然是出于增加能密考虑,但在上游原料,从钴酸锂供应商到电池生产商,都担忧钴市场的不可预测性。链条的下游节点,谁也不想再受制于国际大型钴商。
 
       因此,尽管去年以来,六氟磷酸锂涨价更凶,铁电池的心理优势反而被强化了。因为来源可控,不担心短缺,也不受制于国际市场。这里面的涨价,更多是市场追捧的结果,而不是被动挨宰。
       去年4月,政策指挥棒发生了微调,终端补贴要求售价在30万元内,而且明确了未来两年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更关键的是维持电池系统能密指标要求不变(铁电池的能密当然赶不上三元电池),这就给铁电池的中期市场预期,吃了定心丸。
 
       技术层面,宁德时代的CTP(无模组技术)匹配磷酸铁锂,提升了铁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削弱了三元电池的固有优势。而且,铁电池配置电池个数变得更灵活,电芯高度也允许更灵活设计。此消彼长,相当于扩大了三元电池的成本劣势。CTP的出现,改变了以往铁电池能密低的认知。
 
       补贴退坡后,处于产品对位区间的主机厂们近身肉搏。谁能率先降低成本,谁就拥有杀价主动权。特斯拉入华后在价格上紧逼操作,很大程度上源于铁电池带来的成本裕度,小鹏、蔚来一度应对得很吃力。只要复盘,竞争对手们一起引进铁电池(当然不是全系使用),就成为惟一选择。
       当然,用户体验必须要照顾好。2018年以来,学者们不断提出工程改善方案。电化学性能是固有的,没办法改变。所谓全天候电池(ACB),都需要借助于某种热控方案,即牺牲一部分能量,电池组实现自加热,以改善低温性能。只要在-20℃低温下实现NEDC续航400公里,能进行6C大功率补能,就能消除90%的客户负面体验。
 
       技术可以弥补铁电池的性能劣势,但三元电池的成本却始终无法追近铁电池。这样一来,铁电池就逐渐回到舞台中央。
 
       铁电池的生产商全都是中企。铁电池回归强势,实现了中企集体扩大市场份额。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排名看,前十名中惟一的外企LG,已经掉到第三,不复去年上半年的强势。而行业集中度则进一步上升,48家电池商实现装机,前10家的装机量占据了92.3%。
 
       在国内市场上,中企借助铁电池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三元电池赛道上发生的技术变化趋势,同样是中企在主导。日韩电池商今年看上去处于守势,正在吃以往技术优势的老本。LG、SKI都在全球掀起了产能大扩张战略行动,但在中国市场表现谨慎,原因也在于铁电池引起的风向变化。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磷酸铁锂 电池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